(推荐)建筑工程论文(第19页)
本文共计4005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毕业设计评价科学化
毕业设计的评价应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设计成果评价、评阅教师对图纸完成情况及计算书评价、毕业答辩评价三部分组成,每部分比例分别为0.4、0.2、0.4,应提高指导教师在评分中的分量。而实际执行过程中,评阅和答辩往往一起进行,且答辩时指导教师也在答辩委员会成员当中,造成毕业设计评价不规范。指导教师结合日常考勤和设计成果给分;评阅教师评分时可按建筑20%,结构80%的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毕业答辩根据自我介绍、图纸情况、计算书、回答问题、应变能力、表达能力、仪表等制定评分细则。在答辩问题上,也要控制难易程度基本一致。
(五)毕业设计二次答辩
为了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太过松懈,在毕业设计的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组毕业答辩时,排名最后一个学生必须参加二次答辩,二次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安排,答辩更加严格,答辩不及格不能获得毕业证书。此项规定能促进学生努力完成毕业设计,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管理,以避免其参加二次答辩。
(六)毕业设计公开答辩
为鼓励优秀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对于每小组设计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答辩表述清晰、回答问题正确的毕业生,学院组织公开答辩推选出学校优秀毕业设计和学院优秀毕业设计,并可考虑颁发证书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此来激励毕业生做好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时,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大三马上进入大四即将要做毕业设计的学生。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门综合性课程的学习,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无论今后从事设计还是施工,都能更好的完成工作。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和实践意义重大,只有学生勤于学习、指导教师准备充分、计划合理、管理科学、辅导时间充足才能真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使毕业生学习到真本领,踏入工作岗位后能给贵州大学添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沈良峰.关于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xx,(1):46-47.
[2]舒赣平,卢瑞华,吴京,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xx,16(2):105-112.
[3]万泽青.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山西教育,20xx,33(30):227-228.
[4]张先进,金康宁.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1997,(1):38-39.
[5]卢瑞华,舒赣平,范圣刚,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调查与剖析[J].理工高教研究,20xx,27(1):96-99.
[6]杨悦,薛志成,孟丽岩,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xx,39(15):230-232.
[7]邓明科,杨克家,梁兴文.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结构,20xx,38(增刊):351-353.
建筑工程论文13
实训教学是中职建筑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建筑职业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等方面意义重大。目前,由于我国中职院校建筑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不健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就中职建筑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简要叙述。
从建筑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来看,毕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单位生产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不能马上顶岗作业,适应期较长,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例如,在建筑企业,因为有的建筑工作要在施工现场环境条件下进行,这就要求建筑专业培养人才应是面对施工现场的技能型人才,应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样的培养模式离不开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
一、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建筑专业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应特别重视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实训,搞好实习实训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并加深最基础理论知识,正确操作各种仪器,合理使用各种工具,掌握各种施工与造价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培养具有建筑技术工人应有的品质和素养,严格遵守规程,以及吃苦耐劳的良好作风。要达到以上各项要求,笔者体会是: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先进而实用的教材是提高实习实训教学的前提。目前,职业院校使用的建筑教材大多具有高专教材的特点,理论性较强,也比较陈旧,特别是对于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并不适应,因此根据中职学校建筑实习实训课的教学特点,编写适合建筑企业生产需求、突出技能训练、易学易懂的实习实训教材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