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开题报告推荐(精选33篇)(第43页)
本文共计813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一)题目必须符合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力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应尽量覆盖主干课程,有利于学生获得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
(二)题目的难度、份量要适当,应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为度。遇到工作量大、需要几个学生同做的题目,必须分工明确,份量相当,使每个学生既对整个课题有全面的了解,又都有自己独立完成的任务。
(三)题目应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真刀实枪”地选取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课题或科研、实验室建设的课题。
(四)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各课题的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个月交专业教研室审定,报学院批准后,由学院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表”报教务处备案。如因故必须改变原有课题或任务书内容,要向专业教研室主任说明理由,并报学院批准后,方可更改。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办法
(一)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对论文或设计说明及图纸的具体要求,各专业可在毕业设计(论文)大纲中自行规定)。本科生论文或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得少于2万字,专科生字数不得少于0.8万字。每篇论文应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并附参考文献目录。
(二)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采用答辩形式进行考核。答辩内容:包括课题的关键问题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基本设计及计算方法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30%,由指导教师根据下列条件评定:
(1)是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所要求的工作;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工作态度及遵守纪律情况。
2评阅成绩占30%,由论文审阅教师根据下列条件评定:
(1)是否按任务书要求出成果;
(2)论文结构是否合理,对实验方案的论述是否正确;
(3)实验数据是否可靠,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4)设计图纸的图面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5)论证、分析、计算和结论是否正确;
(6)论文中所表述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扎实;
(7)文字表达是否通顺无误。
3答辩成绩占40%。由答辩小组集体评定,评分依据如下:
(1)在答辩中,基本概念是否清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扎实;
(2)在答辩过程中的自述是否简明无误;
(3)能否正确回答问题,特别是本课题范围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问题;
(4)课题范围以外的提问仅作参考,不计分。
4评定成绩时要坚持标准,评优要从严,评不及格要慎重。评分时可先按百分制评出,后折算成五级记分制,优(90-100分),良好(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不及格(59分以下)。评为优等的人数应从严掌握,一般不超过20%。
5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评为不及格,但应由院长从严审核:
(1)未能完成设计(论文)任务,无成果;
(2)设计质量、图面质量差,设计、试验、计算分析、理论分析的主要部分(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有原则性错误;
(3)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能力、实验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差;
(4)毕业设计(论文)中反映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差;
(5)在答辩中,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有原则性错误,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或在答辩中所提问题有一半以上不能回答;
(6)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缺勤达总时间1/3者,不得参加答辩,毕业设计(论文)以不及格论处。
6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者,可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申请重修。在规定学习年限中毕业设计(论文)仍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与管理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各学院应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认真总结交流,并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为:选题,课题工作量及完成时间,考核成绩统计及对学生设计(论文)质量分析(好的、差的典型事例),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