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职工个人述职报告(第22页)
本文共计546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针对个别作业人员存在的重视重点故障发现,忽视一般部位检修的倾向,杜绝只敲不看、只钻不检,走形式、摆架子现象,我们采取加大警示牌投放力度和范围,加大考核力度的方法,强化作业制度落实。上至基层、下至车间、班组,每半月对三级发现率进行一次分析,找出薄弱环节,确定下一步投放重点,保证控制到位。在今年的4月份,我们针对甲班对侧承的设牌发现率不足40%的问题,专门加大了该部位的投放频次,对没发现的职工进行跟踪设牌,引导职工作业到位,使警示牌的发现率稳步提高,自5月份以来,每月都在90%,而且发现了3起弹性旁承滚子丢失故障。
为保证职工作业到位、检查到位,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我们还采取列车质量的互检办法,来检验作业质量。规定本班组与组之间每旬一次一列、班与班之间每月二次两列和安全员异地互检每月一次一列,不打招呼、不定时间,自选车次,检查结果书面报车间,纳入每季度的“五项评比”,以强化加修到位,质量完好。年初到现在,没出现过一件对方列检质量反馈问题。
(二)积极发挥激励作用,由被动式管理向自觉落实标准转变。“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纵观作业场这几年防止故障的发展史,无不说明这一点,作业场防止故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形成规模,可以说激励作用是决定性因素,以前发现一件典型故障只奖励几元钱到现在发现一重点故障动则几百元上千元的奖励,二者相差何止千里,特别是实行岗位等级管理新的计件工资后,效果更加明显,这点我们深有体会,作业场的奖励系数向哪种防止故障上倾斜,哪种防止故障就会激增。因此,使用激励机制进行客观调控,是提高两率最有效的途径:
1、正确引导。让每个职工都清楚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有多防止故障才能多收入。有一部分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先受益,还有一部分人无动于衷,或者也明白道理,就是付不出辛苦,还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因此,正确的引导这部分职工,让其明白现在不仅仅是收入多少的问题,而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清除职工的模糊认识和侥幸心理,增强危机感。
2、突出重点。对易砸锅惹祸的故障,进一步加大奖罚力度,真正触动“灵魂”,象摇枕、车轮等大部件故障,作业场设立了1000元至10000元的奖励格次,达到“心动”的作用,促使职工自觉的落实作业标准,主动攻关。
3、均衡发展。各种故障奖励的标准不一样,职工的重视程度也就不一样,有细化作业的,也就有简化作业的,如去年对承载鞍故障比较重视,每个月都发现几件,作业场对奖励标准进行调整后,制动梁故障大增,而承载鞍故障就相应的减少了,这其中,有没有漏检,就不得而知了,只有适时的对奖励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引导职工落实每一项作业标准和检查内容,从根本上加强每一环节,每一部位的到位检查,使各种故障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作业场两率水平整体提高。
4、定期分析。首先是对防止故障的分析,根据车流的变化,季节的交替,及时分析现场车辆发生故障的特点和规律,做好预测,为现场提供有效的信息,提高职工作业重点。其次是对发现故障的人的分析,定期对作业场职工进行对照分析,找准问题点,及时确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
四、以阶段性专项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安全基础工作。
今年一月份以来,“劳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人身安全教育月”、“人身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月”、“安全六查活动”等八项专项活动穿插于今年的整体工作,对于每一项安全整治活动,我们都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上级要求、吸取事故教训,并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细致的做出活动安排,明确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等,通过做实做细每一项安全专项活动,使作业场的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对于阶段性安全专项活动可以说是一个接着一个,甚至多个重叠开展,我们针对这种现状,就预测职工、甚至我们的个别干部会产生麻痹、厌烦情绪,对此作业场对于每一次专项活动一是检查各班组是否认真对待,是否亲自传达、亲自组织、亲自检查、亲自抓整改情况。二是检查职工是否清楚每次大检查活动要求和重点内容,向职工了解班组的传达、布臵情况,判断班组是否重视。三是检查职工有无违反活动要求现象,判断职工是否认真对待。四是检查班组活动记录本,有无重复发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倾向性问题有无反复发生,从而确认班组是否认真整改。对一些不认真对待的班组,作业场给予警示,并明确表示一旦再次发生严惩不贷。由于作业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