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实习报告合集(第16页)
89 次下载 41 页 70926 字【 字体:大 中 小 】
短评经历之后我随老师跑新闻,第一次是为做蔬菜市场价格涨幅采访市物价局,这一次又出乎我意料。在物价局办公室内没有访谈只有聊天,大家不是业务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没有采访记录,只有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对当前蔬菜市场的分析和判断。“与采访对象做朋友,这样才能得到你意想不到的线索,而且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你必须要找到你的新闻伙伴”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物价局风波之后我随老师采访菜市场,在这里又是一种别样的采访方式,这里没有高谈阔论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嘘寒问暖专注倾听,老师告诉我对生活在菜市场里的人不是要展现自己不是要助你做新闻与你谈话更多的是发泄气氛或者分享喜悦,谈天的方式更能拉近双方的距离给他们信任感。而且我们的新闻并不仅是表现冷冰冰的数据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表现群众的生活状态来掘出社会的问题。
接下来我按老师的指示自己出去跑了多次生活新闻,没有直接表明来意不用干巴巴的问题我的采访可以说很成功,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当与人聊起来就忘记我的采访意向,为了全面不得不很多次换采访对象,这样浪费时间也不够深入和贯通,所以在采访前定要做好提纲且记牢自己的采访目的。
采访完的写稿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每次几乎都要重写几次再改几次才能出稿,这有点让人耐不住性子。老师几乎没篇稿子都能动个大手术,在这里我很荣幸找出自己常有的弊病,并接受老师的专业指导:稿子多用被润色过的当事人话语,融入故事情节,点题清楚,反问形式多运用整篇稿子都必须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可感性、启迪性。在经过多次写稿磨练后我刷新了自己对新闻稿的认识,写新闻若绣花。
在经历采访、写稿的分层训练以后,老师让我自己独立跑新闻。找线索是新闻工作者最核心也是最难的事情,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善于透视生活还要对经济数据有相当强的敏感性。几次我寻到的线索都没有经过老师的批准,起初我真的有点恼,老师告诉我多次的被否是在锻炼我的新闻感他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找财经新闻的线索最重要的并不是关注数据而是关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财经新闻,经济的变动往往是潜在的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对人生活得影响往往是一两拨千金。在此之后我根据钢铁涨跌想到关于铁质废品的市场变动,这是我的第一条可行的新闻线索。
接触财经新闻我最难过的莫过于对经济知识知之寥寥,像“同比”“环比”的区别等我还是要现上网查询,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涉及的社会层面会广之又广,所以我们在夯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涉猎各个社会知识,或许不能精通但最起码是要了解,这是新闻工作者起码的职业素质。
在实习期间我也学习了起码的摄影功夫,配图的新闻往往更生动,现在的社会图像的影响远远大于文字,所以实地考察出新闻的记者必修摄影。本以为用卡片机拍照不是难差事,但是我们真的不了解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从那种角度,拍那些东西,拍摄对象的形态,主体客体的分层等等都是我们陌生的。而且作为新闻工作者ps等技术也是需要我们熟悉的。技不压身真的觉得学海无涯。
在实习期间我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和许多很好的领导,他们都是过来人以经验授之真的很令我感动,老师告诉我新闻工作离不开策划,策划为我们铺长远的路。他是我接触新闻并爱上新闻的孔明灯,让我充满了希望。
初到报社半是懵懂半是新,经历一个月的学习我坚信我可以再新闻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关于学生实习报告合集(第16页) 篇15
壮观神工飞水龙潭、黄金地带宝鼎园、结缘天堂庆云寺,美妙的人文景观,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木本、藤本、草本,结识新朋,再会老友;山水之间,呼吸充沛的负氧离子,林荫之下,邂逅远离华市的宁静,寝窝之中,学习、就餐、休憩、出发,享受集体生活的愉悦。x庄植物学实习,是一段开心的历程。
师生情缘
三天的实习,跟着周xx老师,我们队的同学要比其他同学要轻松得多,老顽童般的和善亲切、幽默开朗,我们队伍时刻充满欢声笑语。
8点前到xx庄门口有序排队,明确分工(剪枝、收枝、标号、记录),点好人头,指导老师带领各自队伍,向高山绿林前进。长长的水泥路并不陡峭,翠屏列两旁,老师一边为我们寻找观察的对象,一边做讲解。与在校园认种不同,拿起一种植物,周老师直接跳过一般形态描述,直接切入正题,区分单叶、奇偶复叶,就只记最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征,比如猪肚木就记它坚硬的小黑刺;银柴九记它嫩叶的托叶;潺槁树是揉之有油腻感;假苹婆是叶柄两端膨大……关注局部,忽略整体,固然我们记忆起来轻松得多,而且印象深刻,然而很多时候一棵植物咋一看,愣没看出是何方神圣,得扒拉出它的特别之处,而且其他植物无论近缘还是远戚,难免会有共享之形,所以认起来也有难处。自然,老师稍加点拨,还需靠自己琢磨。细观察,详记录、常对比。辩证看待每一种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但都离不开一个勤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