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精选9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03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保障企业做出最佳的决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秉承成本效益原则的,所以说内控制度也讲究效益和效率。评估内控制度时除了评估正在实施的决策活动,还要评估已经实施有结果的决策,看决策依据是否充分、真实、合法,决策程序是否过于繁杂,决策结果是否得到贯彻落实,实施结果是否满意等,帮助企业分析决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未来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参考[2]。

  3、加强制造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途径

  3.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运行的良好环境必须有强大的意识作为指导,所以必须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财务内控意识,特别是加强企业领导管理层的内控意识,因为管理层是企业各项经营业务的决策者,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是独立的,应在财务部门的主导下,企业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树立财务内控观念,深刻认识财务内控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参与,才能将财务内控从财务活动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全面实现财务内控的目标。

  3.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工作的成效,所以制造企业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多聘用或重用有判断能力、能适应改革浪潮的高层次复合型财务人才。具体来说:首先,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若企业的财务人员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与经营风险,造成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失效。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诚信教育,以良好的职业操守规避做假行为,遏制操纵利润的动机。同时还要加强法制教育,遵守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受利益趋势,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其次,加强继续教育,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根据职业判断能力、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合理加大全方位的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结合新时期的财务工作需求,以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务操作技能以及职业素养较高的财务人员为目标,提升其综合素质,同时财务人员还要与时俱进,学习新会计准则,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财务工作手段和理念,增强专业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信息的人为失真。

  3.3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保障企业的生产活动按照投资计划执行,遵循国家相关的准则进行财会记录,并确保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等。同时,内部审计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内控体系方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就目前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不独立,导致审计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问题,建议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明确其权责和工作流程,对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实施连续性、有针对性的监督与跟踪审计,并为建立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提供建议,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提高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必要时还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选用具有独立性、工作能力强以及职业素养良好的人员担任负责人,提高内审部门对压力或干涉的独立性。另外,还要分离复核审计职能部门与审计职能部门人员,确保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3.4建立财务预警机制,强化风险评估

  对于目前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层次偏低,风险管理部门分散的情况,建议企业建立全面、规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企业要想进一步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与策略,建立财务预警机制与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风险识别、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设置相应的预警指标,体现企业运营能力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企业的偿债及抗风险能力的指标有现金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通过上述指标来有效监测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反馈给企业领导管理层,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预防、科学应对风险,增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处理能力,将风险带来的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