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论文字体字号规范(附范文22篇)(第48页)

94 次下载 52 页 8328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结论

  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享受质高价廉的卫生保障,能够住得起院,能够看得起病,将全体人民群众纳入到社会福利范畴内。这既需要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也需要制度的合理变革。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参与和配合,从根本上说就需要自从学生就开始培养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医德作为深厚的精神动力。医德教育是是贯穿于医学专业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医学院校作为培养祖国医学卫生人才的摇篮。应强化教育、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积极探索医风医德教育的新举措、新思路,使医德教育规范化、经常化、系统化,使医风医德教育在医疗和卫生人才培养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宋文柯.浅谈新形势下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中国卫生经济,1998,(10).

  [2]马红军,张扬.市场缺陷理论与卫生管理中的社会成本[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4).

  [3]黄久冰.从医德滑坡谈医德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4).

  [4]陈丽,兰迎春.医生必须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5]姜双丹.诚信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6,(5).

  医学学术论文范文 4

  摘要:人文教育是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