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述职报告样本(第9页)
本文共计11754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9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在农业发展上,着力“四抓”:一抓惠农政策落实。全面落实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项惠农富农政策,共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940.45万元。二抓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投资250万元的省级连片开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设通村公路10.1公里;“三万”活动清淤整治堰塘68口,投资169.78万元;投资800余万元,先后完成清水溪、马蹄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渠道清淤整治13000米、10万元;完成生态家园建设项目470户;解决3623人安全饮水问题;投资3750万元的沿江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正扎实推进,可全面改善项目区内9个村的基础设施。三抓农业特色农业培育。除做大传统的牲猪、柑桔产业外,主动对接周边园区建设,大力扶持引导蔬菜、花卉苗木等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四抓新村庄建设。结合沿江万亩土地整理项目,科学规划新村庄建设,打造同济垸、青龙山等新农村示范村。目前,同济垸村正在进行道路扩宽,以及村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
(三)在征地拆迁上,全镇已实施了两期拆迁,一期主要是两条路,共涉及4个村236户、土地1011亩、房屋72户。目前马家铺路涉及的土地、房屋协议全部签完,地面清障全部完成;田家河大道中段土地清障全部完成,房屋应拆13户,已拆12户;田家河大道南段房屋36户,因宜昌还未纳入施工计划,同时无处安置,伺机启动,目前已先期拆除4户。二期镍基合金项目目前已启动两个阶段的征地拆迁,其中第一阶段土地协议119:123份,签订率96.7%,房屋协议45:87份,签订率51.8%;已完成土地清障1033.72亩,房屋拆迁5栋;第二阶段拆迁启动以来,已签订土地协议36份,房屋协议10份。
(四)在集镇建设管理上,结合征地拆迁农户的安置,努力加强集镇管理,扩展集镇规模,改善集镇形象。在集镇管理上,成立了镇土地城建规划审查小组,实行了“三个停批”制度(对雅澧线两旁、集镇规划控制区和白洋工业园规划区内的所有新建房一律停止审批,对旧房改造、改建从严控制,逐步引导至集镇规划居民点内集中建房;对旧雅澧线以西各村建房审批从严控制;对其他各村申请新建房和旧房改造改建的,由镇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实地查看、严格把关)。在居民点建设上,规划占地面积209亩,其中独立式住宅285户,多层住宅34栋408户,共可安置693户。目前,已投入资金1534万元完成居民点征地拆迁工作,完成一期土方平整,二期土方平整及给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正在配套建设中。
三、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根本,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发展氛围
保持勤政廉政,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年来,镇党政领导班子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从严治政,抓源治本,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廉政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坚持廉政建设与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年初与每个班子成员、各村以及镇属各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廉政建设工作机制。领导班子成员能够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严以律己的同时,对分管单位和联系村组的廉政建设切实严格要求,经常教育提醒,强化检查督促,以廉政责任的落实促廉政建设,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二)抓治庸问责,干部作风和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我镇以“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为目标,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将治庸问责纳入常态化管理轨道,不断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措施,深入推进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有力促进了机关干部、各单位和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的执行力。截止目前,我镇采取定期督查和不定期巡查的办法,发现值班履职不到位等违反治庸问责规定的行为,严格对其实施了问责和全镇通报批评。
(三)抓专项治理,纠风惠民工作绩效进一步凸显。一是认真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对20xx年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对出现虚报粮食种植面积的进行了清退,清退资金1831.83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生态公益林补贴均以“一折通”的形式直接划拨到农户,没有出现挤占挪用、强行抵扣等现象。二是扎实开展了医疗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整治。三是开展了农作物种植面积复核检查。查出违规面积9亩、涉及农户2户,资金已全部收缴并上解市财政。因征地拆迁核减农户230户,核减土地承包面积360.64亩。四是开展了农村“三资”管理自查。全镇到期10宗,已经重新公开发包7宗,增加集体收入20.5万元。因发包期过长、发包金额较低、发包程序不规范否决3起。五是认真开展了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作风粗暴、欺压群众、奢侈浪费等问题专项治理两个活动。通过专项治理活动干部思想作风进一步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