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论文精华(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458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工程师对专业的责任: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工程师也一定具有创新精神,然而,工程师在创新进取的同时,有没有敬业守本,比如,在工程产品设计时,考虑产品的有用性了吗?是不是非法的?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时,是否存在随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的情况,是否会为了奖励和研究经费而抄袭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仿造产品?在检测和评估研究成果时,是否存在会故意隐瞒对工程研究和检测结果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四、工程师伦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面对不同的伦理关系,就要求工程师具备相应的工程伦理责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加之,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师要面临更多的利益诱惑,因此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意识。
(1)明确工程师的伦理道德责任。各种类似“短命桥”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各式各样,却都与部分工程师的道德观念崩塌有着巨大的关系。明确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首先要明确工程师在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责任,科学技术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科学技术应用产生的对社会、自然环境、人类本身可能产生的结果应该经过科学的测量和实验;其次,明确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对工程规划、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评估等中的责任,科学规划,合理检测评估,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工程责任评价和追究机制。在中国,由于工程师大多受雇于公司企业,或者是政府,因此针对一项具体的工程,工程责任很难清除的划分到具体的人,这种责任划分不清楚,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给工程活动主体一个推卸责任的可乘之机,因此,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工程责任评价和追究机制,能够从制度上划分明确工程活动主体的责任,减少工程悲剧的发生。
(3)加强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工程师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工程师而言,提高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意识,加强工程师伦理道德责任方面的教育。工程是自身也要注意时刻省察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工程师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坚守“造福于人们”的宗旨;其次针对在校工科学生来讲,应该开设工程伦理道德责任方面的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未来职业的责任,提高担负社会安全的责任意识。(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 .建筑伦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2] 唐军 .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判断[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xx
[3] 刘则渊,王续琨.工程技术哲学[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4] 徐长山.工程十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5] (美)马丁 著,李世新译.工程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6] 丛杭青;潘磊.工程中利益冲突研究[J].伦理学研究,20xx,6.
土木工程论文11
摘要:基础工程是阐述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有关地基和基础问题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基础工程教学应该秉着面向工程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原则去教学。本文就目前基础工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并提出了面向工程实践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基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0引言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述基础的设计方法、计算原理以及常见的地基处理原则和施工技术。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源于实际,用于实际,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主要特点[4]。课程的理论知识抽象,工程问题复杂,这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是基础课程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
1基础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陈旧,理论复杂
近年来,我国开展的土木工程建设规模大、投资高、发展迅速,也带动了基础工程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解决了过去很多难以解决的工程问题。虽然,很多教材都已根据规范进行了重新修订,但编写者往往由于自身知识面的局限性,很难全面了解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有些新知识很难及时地补充到教材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