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优秀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451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
(一)转变会计核算的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下,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会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收入方式发生转变。传统单位在受到财政资金后,进行账单核对。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事业支付的项目、财政补助的收入等进行账单处理,具体的实施流程得到简化,也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情况,改善借助财务沟通转付等方式下所带来的'不便之处。
(二)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所设置的项目内容发生了转变,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在这种模式下,预算单位可以基于财政单位的具体要求,传达授权支付用款的相关规划。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形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受到相关授权后,进行到账通知,明确用款额度并实施经费支付、经费补助等等。
(三)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转变
行政事业单位额度结余和单位资金结余之间的项目内容也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年终预算结余的财务核算方式,直接实现财政支付、财政授权年终支付等,简化行政事业单位中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的方式。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核算的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等方式实现财务管理和核算,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综合效果。
(一)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
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需要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纵观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应用情况,除去项目经费,通常需要对单位公共使用的支付进行详细分析,做出适当分类。但是在实际的管理环境下,国库财政资金集中支付范围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大多属于公共产品性质,并不是行政性质。故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项资金的应用范围、应用途径等等,保证每一笔资金的使用价值。
(二)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对信息网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网络的构建,保证各项信息的实时传递与交互。在这种方式下,才能够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积极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各项财政支付、财政管理等等,并在信息化网络技术下监控财政支付的具体情况。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需求,需要培养更多的信息化网络人才,进而满足各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需求,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质量。
(三)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
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需要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库支付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财务管理、财务核算活动按照规定循序渐进的开展,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一旦出现任何不良问题,及时追究相关参与人员的责任,构建责任问询机制,通过全面的制度规定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各个岗位的分工等等。
四、结束语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能够使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发生转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要求,通过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等方式,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创设良好的条件,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交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资金调配能力,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与核算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香。浅析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xx,20(22):215—216。
[2]王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xx,21(12):213+264。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