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3766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展现个人音乐才能,增强就业中的竞争力
随着网络及网络音乐文化的发展,为音乐教育提供了第二课堂。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信息发布和接受越来越方便,网络正成为全球最大的创作交流和出版发行园地。人们拥有资源丰富的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和交换信息,学习在学校教育中所学不到的知识。如现在很多有音乐专业的学校,没有条件开设音乐MIDI的制作的课程。而在网络中有很多与此有关的网站,来专门介绍和讲解MIDI音乐的制作。在音乐论坛上很多人也在无私的奉献自己的制作成果,以及对使用的设备进行详细的陈述。正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同时,网络的存在也给予人们一个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舞台。很多人的音乐梦想都是在网络中实现的,如网络歌手杨臣刚、雪村等人,这也体现出整个社会音乐教育的程度。网络极大促进了中国音乐教育的进程。同时,由网络的发展和延伸,衍生出很多职业,如网络影视音乐制作、Flash动画音乐制作、手机音乐制作以及网络音乐教育等。这对于缓解目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因扩招而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加学生择业的范围、提高就业竞争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网络音乐文化正在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音乐艺术的教育者和接受者,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调整心态,主动融入到网络时代中。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音乐文化的丰富,必定会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
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开启学生主体意识的有效举措,能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成主动、从“想学”变成“会学”。网络的资源共享特点可以帮助教师在音乐教育网站中的“音响资料共享”“教案共享”等版块,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料。网络传播信息的高速与便捷,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到世界音乐教育界最新的学术动态,使其不断接触到最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而“在线讨论”等互动栏目则实现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网络的这些优势,有力地促进了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网络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的交流平台。学习者如果能借助网络与其他学习者讨论练习过程中的困难,交流动作技能学习的经验,了解动作技能的学习规律,能缩短积累经验的过程,提前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此外,网络为家长提供了经验交流平台。家庭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家长在推动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力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音乐知识的效果。但是,在我国,由于社会音乐教育普及面较小,大多数家长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有限,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多涉及音乐基础知识的问题,形成辅导过程中的障碍。而网络为家长提供了与教师沟通的平台,家长可以利用网络视频,请教师对孩子课后练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尽快找到学习方向。网络也使家长之间有了交流辅导经验的平台,使其能学习他人经验,为己所用。网络的共享特点,让教师可以将一些音像资料放在网上,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按教师的要求欣赏音乐作品。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预习新作品、复习旧作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理论习题,教师可在网上批改作业,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意见。
六、网络对音乐教育的消极影响
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与现代网络技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艺术的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赋予了传统音乐教育模式新的意义。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中最普遍的方式。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教学方式,打击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现在的学生普遍喜欢有创造性、自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网上搜索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音乐资料和信息,借助网络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由于音乐课的时间所限,教师在上课时只能向学生展示一部音乐作品的某些片段,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致使学习效果不佳。而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人们只要轻点手中的鼠标,便可在一尺见方的屏幕上遍知天下事。但大量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被任意堆放在这个虚拟世界之中,其中不乏各类消极的音乐信息。垃圾音乐信息弱化了音乐对人的教育功能,把音乐完全当成了一种娱乐工具,有的甚至带有色情和暴力倾向。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过渡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有限,情绪不稳定,加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因此很容易受到这些不健康的音乐信息的影响,产生对系统、健康的音乐教育的抵制情绪,阻碍音乐教育的正常发展,影响音乐教育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