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税收的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4563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税收策划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在税收策划中,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的税收约束主要有:通过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要实现递延纳税,获取资金时间价值的果效;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政策是缩减纳税,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通过对财务管理相关政策的筛选,最大限度地把握关于税收优惠的法律法规,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下面通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几个特殊的财务管理政策的选择来探讨企业如何策划纳税,以期取得税后收益最大化。

  2.1 怎样选择存货计价方法

  计算实际成本时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可供选择,前提是企业应根据实际发出的数量考量发出存货,这在《企业会计制度》中都有相关规定。税法规定在进行成本计价的核算时,发出的存货必须按企业经济活动实际已经发生的成本考量。企业的收益亏损情况、财务情况及税收情况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2.2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在不是减免税期间,应首先考虑加速折旧法,提前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使所得税款延后缴纳,从而收获延缓纳税的收益,这就等于合法从国家收获了一笔无息贷款;在减免税期间,通过采用直线折旧法提取固定资产折旧,与加速折旧法相对来说,可以延迟折旧的提取,增加减免税的所得,享受最大限度的优惠。但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将用加速折旧获得的时间价值与非加速折旧取得的减免税利润进行比较后,再对折旧方法进行筛选,以保证税后收益最大化。

  2.3 坏账准备和财产损失的计算方法的选择

  对坏账的核算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两类,而备抵法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更符合财务管理原则的要求,与实际发生后在税前扣除相比较,计提准备金的方法,可以获得递延纳税的收益。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坏账准备中的提取方式,在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中中,采用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这两种方法计提坏账准备者较多,这两者都能用于计提坏账准备,以实现增大利润减小费用,实现缩减纳税的目的。如果准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就应该考虑是否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而这种方法的采用会让坏账准备推迟确定。这样使利润得以提前确定,很好地利用了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的论文(第7页)5

  营改增是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在20xx年出台的税收政策。营业税与增值税两项税种在我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两税制在施行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很多现实的缺陷和问题,例如:重复纳税、纳税混乱等现象,因此,营改增政策的施行,具有内在的必要性,这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企业在这项政策下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其内部的会计核算和税收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1、对于会计核算方面的影响

  企业在过去的纳税模式上,是以两税制的模式进行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也是对营业税和增值税分开进行的,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化操作,对于企业整体来说,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1.1会计核算的思路和方法的影响。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具体资金核查与反馈。实行营改增政策后,会计核算方式会由传统的分开式转变为合并式,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纳税金额计算统一于一个整体,因此在短时间内,会计核算人员的计算思路和方式都会有一个适应的阶段,变化后的核算方法也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

  1.2成本核算方面的影响。成本支出在任何企业经营中都是经济效益的直接影响因素。在以前营业税和增值税并存的条件下,企业在进行分开纳税核算时,可以有所侧重点,对增值税发票问题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营改增政策施行后,两税制变为一税制,营业税直接变为增值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会把增值税发票的多少作为基础,大多数的企业基本上可以慢慢适应,但对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来说,还不具备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资格,这样就会对成本核算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可能引起成本的大幅度提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