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市场营销 > 正文

(精选)市场营销论文(第9页)

本文共计484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转变企业市场营销观念

  如今,我国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市场营销理念,这样不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的核心是消费者理念,在这种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不同电子产品的出现,网络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理念能够迅速传播,这就造成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外形、型号以及规格等方面缺少创新,产品包装和质量方面没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企业想要利用自身的产品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必须要对生产的产品进行创新,并且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无论选择哪种产品都不会对自己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完善的产品售后服务质量能够对其造成直接的影响,使顾客真正感受到企业良好的服务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加强其对产品质量的信任感。因此提升服务质量是所有企业进行自我完善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使消费者在优质的服务中体会到产品的特色。一般来说,由于消费群体的不同,其消费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细分消费群体,有助于为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提供全面的服务,以此满足各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并且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形象。

  (三)充分考虑新经济下的消费者需求和社会需求

  通过对新经济下的市场需求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大众不只是要求获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重视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这种新的市场营销战略下,要求企业仔细考察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从消费者所关注的角度出发,提升产品的质量,看重创新产品,研发出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开展一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产品。此外,在现代化经济的时代,尤其是要重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要树立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而且对环保技术进行积极的研发,大力生产低碳环保的产品。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加社会信誉度,企业也要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健康,不能欺骗顾客,要真心实意地为顾客提供贴心的服务。

  结语

  总之,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对此企业必须要在市场营销中更深层次挖掘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新产品研发,转变企业市场营销观念,充分考虑新经济下的消费者需求和社会需求,这样能够使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增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邱爽.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13):116-117.

  [2]赵春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xx(05):47.

  [3]宋迪.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J].财经界,20xx(06):82-83.

  [4]李子帆.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路的思考[J].时代金融,20xx(15):111+120.

  [5]黄伟.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xx(05):428+432.

  [6]陈莉.新经济背景下IT产品市场与市场营销战略新思维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xx(04):3-4.

  [7]牛越.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路探讨[J].现代交际,20xx(05):68+67.

  [8]肖文泽.基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思路的分析[J].财会学习,20xx(04):144-145.

市场营销论文6

  传统的农产品市场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市场大环境了,因此,要确立一种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运输、交易的过程,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我国在农产品营销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笔者通过实际的调查走访与资料分析,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农产品营销理念,希望能够增进农产品的需求量,促进我国经济的进步。

  1农产品市场营销的要素分析

  农产品市场营销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产品生产基地,只有保证农产品市场具备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才是一切营销策划的前提,并且农产品市场要有稳定的生产基地,这样才会保证产品源源不断的供应,以确保农产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②强大的农产品营销队伍,我国各个领域都缺少高素质的营销型人才,国家应当加大力度培养营销团队,从而为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注入活力与创造力,同时,现代化的营销观念至关重要。③最好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笔者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发展行业协会的组建对于提升行业自律性、成员自觉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够实现政府与企业、农民之间的供应局面[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