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市场营销论文(第24页)
本文共计484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理顺企业各个系统提高其工作的敏捷性
在重新建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后,为建立敏捷性营销方案提供了一个基础,但是这些组织本身或组织之间构成一个程序化的系统,企业只有构建了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理顺企业各个系统才有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顺利实现敏捷性营销。企业只有建立敏捷的信息系统才为建立敏捷性营销奠定一个开端;只有建立敏捷的产品研发机制才能保障后续工作的开展;只有提高物流的敏捷性、分销渠道的畅通性和敏捷的售后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敏捷性营销的完美实现。假如企业没有所有系统的敏捷性和畅通性,只有个别系统的敏捷性也无法实现敏捷性营销。
三、小结
总之,企业建立营销的敏捷性,拥有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机制,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只有快速的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良好口碑,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当然在建立企业敏捷性营销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形成快速的、敏捷的营销模式,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市场营销论文14
1.理论方面的变化
从4P到12P。早在科特勒之前,络姆麦卡锡教授就提出了4P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科特勒在对市场形势的分析之后,认为任何企业或公司都会受到当地政府及社会公共关系的影响,继而在理论体系中增加了两个P,形成了大市场营销理论。但科特勒对此并不满意,认为增加的2P仍然不够完备,不具有操作性,于是又新增添了6P即研究、划分、优先、定位,使得之前的6P理论组合发展为10P组合。从4P到4C。前文中4P到12P的发展仅仅是营销组合方式的发展。但是,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仍有不足,即没有考虑到顾客。尽管从4P发展到12P其卖方的基本立足点并没有发生改变。很明显的,顾客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思考的是这件商品或服务对自身的益处,而不可能站在卖家的立场。顾客更加关心的是产品或服务对于自身的价值、成本的高低、购物的便利性、与卖方良好的沟通交流。可见,4P理论组合中,卖方观点的每一个P均可衍出于买方观点相对应的C。因此,营销理论应该从4P向4C转变,即立足点向顾客转变。这里要注意的是,4C理念并不是对4P理念的排斥,而是需要卖方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更好地处理4P,只是二者的优先次序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营销战略中,如果能够优先考虑4C,然后再加上卖方角度的4P,营销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4E新观点。虽然科特勒的12P及4C理论仍主导着营销理论发展,但在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新的挑战。由于互联网时代顾客的变化,布莱恩费瑟斯通豪提出了4E理论。首先,是从产品到体验的转变,现代顾客的购买行为受经验的影响较大,因此,卖方应注重顾客体验,提升顾客体验,增强顾客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其次,是从某一特定地点到任何地点的转变,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世界空间变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到达”任何地方,互联网营销打破了以往的空间障碍。再次,从价格到交换的转变,互联网信息时代,顾客更加注重产品的`价值,买卖也更加向交换的靠拢。最后,从促销到布道的转变,即向顾客推销一种理念而不是产品本身。无论是4P理论还是4E理论,都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立足长远来看待市场营销。但总的来说,4E理论并不能完全取代4P理论。
2.市场营销的变化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使得传统的营销环境、营销方式、营销决策等都发生了改变,同时,网络经济(如:购物网站、各种社交工具等)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卖方的经营成本、创造出了更多的营销机会、缩短了营销周期、降低了库存量等。主要变化有:
2.1市场范围扩大。这里的市场范围,包括了时间与空间两个方面。以电子商务为例,在时间上,电子商务其实是网络上的虚拟市场,网络空间上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可施行24小时营业,突破了实体店具有明确营业时间的限制,营业时间得以延长。从空间上,传统的市场都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服务于市场周边的顾客,距离市场较远的顾客其购买成本较大、购买便利性较差,传统市场的辐射范围有限。但是对于电子商家而言,网络是对全民开放的,凡是可以登录互联网的人均可进入店铺,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没有空间的限制。互联网使得市场营销超越了时空限制,很轻易的就可以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