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集锦(第16页)

本文共计875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万家沟地区交通尚属便利。东距京包线之察素齐车站约公里,并有京包公路与铁路几乎承平行延伸。距西柜车站为4公里,上述车站有简易公路预测区联通。

  二、区域地质构造

  (一)区域地层与岩性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太古界—魏家窑子群石英片岩组

  Ar1Wj4灰白色厚层石英岩,黑云母变粒与石英黑云母片岩,黑云母二长片岩,部分地区由于岩浆岩侵入发生了混合岩化现象,与上覆岩层元古界马家店群大理岩组Pt1mj2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元古界—马家店群大理岩组

  Pt1mj2灰白色蛇纹石化大理岩,硅质大理岩及白云岩化大理岩,与上覆岩层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J3d1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

  J3d1紫红色砾岩,含砾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长石砂岩的互层,紫色砾岩、砂岩互层夹绿色砂岩粉砂岩。

  新生界—第四季全新统

  Q4al—pl为一套河流相与山前洪积裙相构成的冲—洪积沉积层。

  (二)区域地质构造

  万家沟系发育与大青山南麓的近南北向冲沟。位于阴山纬向构造带的中部南缘。按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位于中国地台区华北台块的内蒙古台背斜中段偏西。

  内蒙古背斜是一个长期隆起的单元。在地理上呈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故万家沟测区内广泛出露的为一整套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其中构造极为复杂,断裂十分发育。由于强烈构造应力的作用的结果,岩石变质程度深,节理发育,岩层陡立,多数近于直立。

  强烈构造应力作用的另一结果使断层的普遍存在,主要为冲断层(高角度逆断层),水家沟口处沿一巨大断层有辉绿岩的侵入,并有外型地堑似断层,颇为典型。其中有一巨大断层,构造岩厚度最宽处可达2米。

  (三)区域地质简介

  区内广泛出露的为太古界魏家窑子群Ar1Wj4是一套深变质的结晶片岩系。由于五台运动的影响,区内未见太古界二道凹子群的出露。乃由魏家窑子群与中生界侏罗纪大青山组(J3d1)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上述接触关系表明:该地区长期处于上升状态,自太古代接受魏家窑子群沉淀后,地壳曾有上升而使沉积间断并伴有构造运动,造成Ar1Wj4与Pt1mj2之角度不整合接触;元古代由于地壳继续沉降继而接受沉积形成了马家店群,此后越过漫长的古生代直接到中生侏罗纪晚期地壳沉降接受沉积才形成的大青山组。新生代时期,万家沟河谷出现了三级阶地,四级在第四季地质历史时期中处于持续间歇性的上升,由此形成了多级阶地。

  (四)区域地貌形态

  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基本吻合。万家沟系—深切于古老结晶系—石英片岩中河谷,两岸形成了陡峭的山峰,峡谷直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干燥,温差变化大,形成了强烈的物理风化。地貌单元大致可划分如下:

  1、剥蚀构造低山区

  分布与河流两岸的较高部位。相对高差250~300米,海拔为1080~1350米为石英片岩组成的剥蚀构造低山区。

  2、构造侵蚀峡谷地形

  河谷地带,由于地壳的上升,河流下切作用强烈,形成了河谷地行为U形河谷。

  3、河流侵蚀堆积阶地

  零星分布于河流两侧。一级阶地高出河床11~15米,阶地被切。割成几乎直立的陡坎,其上多有鹅卵石的堆积。而集结地大约高出河面40~50米,下为石英质基底,上多覆以河流相之冲积层。三级阶地高出地面约60~70米,亦为河流相之冲积层。左岸距河底60~70米之斜坡的试坑揭露了三级阶地的存在。由于强烈的切割作用,阶地与河流两岸时断时续,呈不对称性分布。

  4、河漫滩

  主要为河流相之冲积层。在河道中由上游到下游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卵石分为石英岩、花岗岩、片岩、蛇纹岩以及片麻岩等。

  由于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一些物理风化地质现象,如倒石堆、崩塌。每逢暴雨,亦可形成泥石流,巨大垮落体在一些沟内常可见到。

  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由于分布了太古界之深变质岩系,又经受了长期构造变动的影响,加上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以裂隙为主的储水构造,故意构造裂隙水为主;其次为风化裂隙水,均以下降泉形式向河流下泄,个别地段由于岩层透水性的改变,也有上升泉的形式出现,在河流两岸的低级阶地上也有裂隙孔隙水的出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