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的实践报告(第19页)
本文共计1597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3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和这位学长的聊天之后让我觉得时间真的是越来越紧迫了,所以我决定寒假就去人才招聘会场看看。现在人才招聘会屡见不鲜,由这些招聘会的场次就可以知道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感受就业氛围在家休息了几天后,就去赶了一次人才招聘会场。当我站在招聘会场门口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受到了里面无烟的战火已经开始弥漫了,等跨进会场大门时那人山人海的场景竟然让我有了一些却步,虽然早有想到但还是有丝惊讶竟然这么多人,接着往里走发现在无数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展板前,都围满了人,我先在会场里大概的走了一圈发现不管哪个公司的招聘信息里面都会带上这么一条“有经验者优先”,其中还有很多都是直接注明要满几年工作经验者才有机会面试,这让我又一次感觉到就业的压力,对于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到那里去积累经验呢?带着这个疑问接着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刚开始每个用人单位还会对每个应聘的人的问题一一仔细的回答,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几乎所有公司的展台前都排了长队,当然,知名的企业或机构更加如此,几百人排着队苦等几个小时就是为了有一个亲手把简历递交给面试官的机会,有些人会趁着这短短的几分钟尽可能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面试官,但是,大多数人等来的只不过是一句类似“我们会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认真筛选,请留意我们的通知”的套话。由于我主要是去感受氛围的,大部分时间在招聘企业展位面前,看招聘者怎样初次面试应聘者。看到那么多人来面试和面试单位的要求,我感慨万千。
感悟一——我们的专业知识太少
在面试的过程中,公司的负责人会注意所修科目,特别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科目。虽然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专业课,但与专业课相关联的科目拓展的太少,甚至没有任何拓展。多修一门课,就意味着多一些知识,多一些见解,理解问题的层次也会加深。因此,我们在选修科目时,不妨修一些相关专业的专业课,让自己多一分胜出的把握,避免以后在面试中出现“一问三不知”的状况。我们必须学好技能,因为这是基础。如果想要从事外贸方面,就要熟悉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熟悉英语口语交流,掌握专业术语和概念等,这些都是基本要求。学习知识一定要扎实,这是工作之本,立足之本。有了很强的专业知识加上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我们就能应付激烈的竞争压力,如果我们的专业知识不够,连起码的知识都答不上,那就没办法去竞争了。
感悟二——对所应聘的公司知道太少
在应聘的过程中,许多同学闹了不少笑话。例如,刚落座便问,“你们公司是作什么的?”“你们有什么岗位啊?”“你们需不需要专业的学生?”,其实,在他们对面不到 一米处便是该公司的简介、招聘岗位及要求。有的是扔下简历就走人,有的是同学帮投,更有甚者是父亲代子女投。对所应聘的公司、岗位都不了解,公司又怎会启用这种人呢?俗话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感悟三——衣着打扮不合适
在应聘时,有的同学蓬头垢面,有的香气冲鼻,有的随随便便,有的花枝招展,这些多少会影响自己的第一印象。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着正装,不要过于随便,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说话时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简单明了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对那项工作的兴趣,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先可以不要太着重提到薪金,因为这只是初次面试,如果用人单位有意,还会与你联系的。
感悟四——我们的实践经验太少
从参加招聘会的人来看,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而企业招聘的职位大都要求1—2年的工作经验,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是最大难题。对于企业来讲,最希望的是有经验的人,因为那样可以省去很多的培训费用,降低用人的风险。公司很注重同学们的实践经验,即使是在某间公司作过兼职,也将成为应聘中的闪光点,成为取胜的有利筹码。现在觉得更要珍惜实习机会,为自己积累宝贵的实习工作经验。因为我们还年轻,时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有了丰富经验,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