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推荐(精选33篇)(第6页)

本文共计641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致力于大知识、大智力背景的开拓.因此学校集中最强的语文骨干力量,成立课题组,进行小学语文“1+x多元阅读”课题研究。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阅读的基点。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好书,一类经典,一位名人,一个专题,一个例子,一个单元,一段时间等等。

  “x”:围绕“1”进行的同步拓展延伸。可以是文章书籍,也可以是多彩的生活、广阔的世界。

  “多元”:多角度、多层次,如:经典阅读,现代阅读。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

  (一)做好理论准备

  1、认真学习教学论、实践论、教学法等基本原理,牢固树立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便为课题实验创造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使课题具有整体的效应。

  2、搜集、学习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改革的最新理论,使课题具有广阔的视野,切实深化拓展课题的内涵和外延。

  3、研讨高万祥、李希贵及韩兴娥等教育名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并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积极思考并努力实践。

  (二)做好组织准备

  1、围绕课题内容,将课题按照低、中、高年级分为三块进行,责任到人,分头实施,系统研究。

  2、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均是学校业务骨干、名师,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思想先进及善思考重实践的专家型教师团队。

  3、为了使课题科学高效地开展,特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负责研究过程的理论指导,负责研究计划、方案、成果的审核,并定期开展有关理论讲座。

  四、课题研究目标

  1、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能力得到普遍提高,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行为有所创新,并辐射到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教研型、专家型教师,提升办学品位。

  3、通过课题研究,使我校教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形成教育教学独有的特色。

  4、按低、中、高年级段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对目前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2、有目的地矫正学生不良阅读行为,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问题的研究。

  3、找准“基点”,“异径”对接。

  课内外阅读要链接好,以文本为基点,打破传统的“线性”阅读方式,最终形成走出文本、家庭、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呈辐射式“球形”立体阅读方式。

  4、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讲述故事,绘本阅读指导,古诗文吟诵,班级读书会,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

  (一) 统一安排

  首先,课题组要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要作好统一安排,不可顾此失彼,或重此轻彼。

  课内阅读,主要是读好教材,即课本。课外阅读,则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形成一个系列。参照《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低、中、高各个年段必须达到的阅读量,力争让学生读300万字以上(低年段读20万字,中年段读100万字,高年段读180万字),对阅读特别喜爱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多读书,力争达600万字以上。

  其次,对每个学期的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要作好统一安排。

  (二) 改革教学

  当代改革教育家李希贵说过:长期以来,以数理化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涵咏、感悟和体会,语文水平不可能提高。因此课题组老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如果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不变,教学只是死死盯住几篇课文不放;如果阅读教学的过程不变,老是繁琐分析,繁琐提问,繁琐练习;如果阅读教学的方法不变,课内教学不能举一反三,那么“1+x”也只是一句空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