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精品)(第26页)
本文共计477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 降低运营和财务风险。单位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必定会遭遇风险, 而内部审计除了对普通的运营管理进行监督评价以外还需要关注对运营和财务风险的防治。单位需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的评估职能来对单位的风险状态进行评价, 同时充分研究单位中的内部情况来判断单位遭遇风险的可能性以及对应的不利影响。单位需要着重对自身的经济活动进行监控, 包括预算计划实施、资金运转以及成本控制等多个环节, 同时综合过去的内部审计工作结果来确定风险识别指标, 对单位经常遭遇风险的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治理。内部审计能够高效地实现风险预警, 单位同样可以利用内部审计构建风险预警系统并利用内部审计来实时监控单位内的经济活动数据, 内部审计一旦识别到异常数据便快速结合内部控制来进行风险的排查和处理工作, 减少风险产生的可能以及对单位的负面影响。
4、结论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具备监督和评价职能的管理方法, 广泛地应用于单位当中同时为单位的运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单位中的内部审计存在一些不足, 单位需要重点关注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 结合单位的运营规划以及各个时期的外部环境进行内部审计的优化工作, 丰富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并减少单位运营管理中风险的产生并提高单位的运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平夷。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xx (19) :68-70.
[2]郭巧云。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经贸实践, 20xx (16) :217-218.
[3]瞿晓龙, 梁斌。内部审计增值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xx, 39 (5) :38-43.
内部审计论文15
摘 要:随着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审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日常固定资产的审计,而将其外延逐步扩展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新的审计领域。本文主要阐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审计
随着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纵深发展,企业固定资产审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日常固定资产的审计,而将其触角深入到固定资产投资控制的全过程。它与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各环节专业管理日益紧密,使全方位的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力度更大,效果更佳。
一、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
事前审计内容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选择建设地点阶段和编制设计文件阶段。在事前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通过对国家有关政策的掌握对拟建项目进行实施前的效益审核、法规执行情况的真实性、各种报批手续的可靠性及设计文件的完整可用性实施审计。例如,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审计人员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独立、系统、科学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查研究,以避免以往经常出现的下属单位“为争投资而立项,为项目可行而可行”的不正常现象。
事中审计主要包括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阶段、编制基建计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建设实施阶段。由于建设前期的具体实施绝大多数是由工程外围而实现的,故我们将投资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阶段也纳入了事中审计的范围,原因是这一阶段包括了征地拆迁及三通一平工作和设备、材料订货和施工招标投标工作。审计人员在这一阶段工作中,应根据投资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审查全部计划和年度计划的可行性。其中包括资金到位率、主要设备订货到货保证和招标投标工作中对标底的审查及是否有作弊行为。
最后一个步骤即为事后审计,这是目前在全国已经普遍采用并实施的重要工作,也是投资控制领域汇总一项最为关键性的工作。在这一工作中,审计部门主要是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主要对固定资产的形成、概算的执行情况、基建投资的结算进行审计。重点是对投资项目结算进行审计。
二、结算审计是固定投资内部审计的关键环节
投资项目结算审计具有专业性强、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同其他审计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掌握恰当的审计方法是搞好投资项目结算审计的重要一环。
1. 分析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