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类的实习报告(第16页)
本文共计770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第一天,技术人员给我们讲解工作安全问题,以及一些简单的断路器。回学校由我们自学习了解各种关于检测变压器问题。
第二天,技术人员先向我们简单简介变电所的图像结构。然后教我们操作摇表以及各种仪器。
第四章、实习总结和体会
作为一个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要把学校里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学好,而且还要能把所学知识用在社会实践中。这样通过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身的技能才能得到提高,做人处事才能得到完善。所以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我们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去体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感觉这句话我得到了很好的阐释。在实践的日子里我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真的用在了实际中。有关自动化的编程、过程控制、电子技术我或多或少掌握了一部分。当自己真实把所学理论知识用在实际中时,我感觉到自己的脑海里以前的东西更加深刻了。而且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与人相处的一些技能我也学到了,做事的方法和途径我也掌握了一些。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非常的快乐。在此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是什么。我们大学生应该怀有的不仅是爱国情怀,而且我们也应该对自己抱有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能为后人留下一些有价值的、值得继续继承的东西。不管以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要去爱上自己的工作,并且全身心的投入。
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我非常感谢这次生产实习,让我收获到了很多的东西。学校给我们安排的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真的非常感谢学校。我相信我会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我会为了我的人生奋斗终身的!
参观类的实习报告(第16页) 篇10
参观时间:
X年5月7号
参观地点:
保定英利集团
参观内容:
任课老师和我班28名同学早上8:00准时向着英利出发。这次参观以加强了解专业学科,明细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流程为目的。
1、硅料生产车间
我们的第一站是硅料生产车间,车间内的机器有条不紊的运行着,车间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特别干净,不像其他工厂一样尘土飞扬。在硅料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详细的给我们解说生产过程与生产原理,并向我们展示成品。现代化生产在车间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整个车间没有几个工人,但是却可以保证正常生产。车间的生产设备是国际顶尖设备,说明了我国的太阳能行业走在了世界前列,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很兴奋。
2、硅料切割
生产的硅料是圆柱体,需要经过切割才能生产太阳能电池。硅片切割要求十分严格,要在高温下进行操作,并用金刚线进行切割。切割厚度有严格的限制,要求为0.18mm,这就要求工人在工作时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生产,否则就会使前面的工序做了无用功。
3、硅片清洗
硅片切割完成后,在其表面会有一部分杂志,如不进行清洗,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因此必须使用进行清理后的硅片生产太阳能电池。清洗硅片是纯手工操作,很薄的硅片工人师傅必须一片片清洗。清洗必须使用纯净水,而且清洗后的水会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后循环利用。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生产,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
4、电池生产
电池生产车间全自动机器化生产,机器臂代替了手工,把一块块硅片连接起来形成太阳能电池板。
5、光伏电池装框与检测
生产好的电池板需要装框处理,这道流程是手工操作。装好的太阳能电池板还要经过检测,检测合格的才能出厂销售。
6、企业文化展区
(一)行业前景: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近几年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我国不仅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占了国际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在技术和成本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几年在金太阳示范工程等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光伏应用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企业概况:
英利品牌创建于1987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22年来英利人以超常规的思维和战略,创建了独特的运营模式,应用于集团旗下各子公司、分公司及关联企业中,在管理、技术、市场等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成熟、健康的成长轨迹,使英利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并保持活力。特别是顺应了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绿色能源,科学发展的理念。凭借其特立独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倡导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始终保持了品牌优势,英利逐步成为产品品牌,进而成为了公司品牌,并走向世界。英利集团现有总资产366亿元,员工24000人,在河北保定、衡水、天津滨海新区和海南海口建有四大产业基地,在西藏拉萨、甘肃兰州、上海、广州等地设有73家分公司,在美国、德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X年,在全球光伏行业剧烈动荡和深度调整背景下,集团凭借完整产业链、技术、成本和品牌优势,逆势而上,在欧美市场和国内市场取得骄人业绩,连续四年名列河北省出口创汇和实际利用外资第一。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累计向西藏、甘肃、新疆、青海等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和抢险救灾捐赠款物1.3亿多元。多年来,英利集团以“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为使命,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速产能扩张,树立国际品牌,在生产运营、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占有率、品牌价值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建立了明显的领先优势,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