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第5页)
本文共计409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流,学习外语是为跨文化交际的实现搭建平台,而不仅仅是解答用外语书写的试题。提高中国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要外语教师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并积极为跨文化交际实践创造条件。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第5页)4
摘要: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关于母语习得之后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规律的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探讨在初高中外语教学实践上的启示。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二语教学;初高中外语教学
一、二语习得概述及理论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大概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個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第二语言多侧面、多方法的研究格局导致了该领域中的理论层出不穷。但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理论便是S。D。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作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师,Krashen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并于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其中包括:①习得—学得假说;②情感过滤假说;③监控假说;④输入假说;⑤自然顺序假说。他的理论不仅总结了人们对二语习得的研究,并且把各种研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学说。这些理论对于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区别
(一)二者概念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其习得过程有两种:一是日常交际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与说本族母语者的日常交往而学习第二语言;二是课堂教学的第二语言习得,即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而学习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是指有意识与强烈目的的情况下渴望学习目标语的过程。
(二)二者的途径和方法不同
外语学习是在无目的语语言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意识的学习,而二语习得是在有目的语的语言条件下,进行的“潜意识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者有高水平的教师,他们大多数为“nativespeakers”,以及良好的语言实践环境,而外语学习者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则缺乏像第二语言学习者那样优越的语言环境和学习条件。
(三)二者学习目的和兴趣不同
第二语言学习者已经生活在目的语社会,需要掌握目的语来解决生活和自身发展问题。他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适应自己的生活、生存与发展需要,因此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努力学习直到掌握。而外语学习者,远离目的语社会,把外语当作交际工具而学习,主要靠外部诱因,遇到困难时往往停止学习,对外语不一定感兴趣。
三、我国初高中外语教学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二语习得者来说,课堂几乎是语言学习的唯一形式。我国初高中大部分外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以语法讲解为主要内容、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以学会语言知识为目的。在教学中,强调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反复应用,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到语言实践中去运用语言规则,这就使得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这种课堂教学是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目前在我国初高中外语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多见。更为严重的是,在各种的外语等级考试的重压下,众多师生陷入到茫茫的题海战术中。反复操练与做题,导致最后出现一些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严重失调,造成的后果不容小觑。
四、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初高中外语教学的启示
由上所知,二语习得过程是学习者积极参与的心理过程,是学习者对所获得的语言输入进行储存和整理,并加以利用的过程。语言习得的过程必须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及语言输入才能得以实现。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讨外语教学过程和规律,对改进外语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论文(9篇)
浅谈完工百分比法在企业建造合同实务中的公道运用
对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治理的探讨
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管理能力探究论文
浅谈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标准资料管理
浅谈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浅谈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思考
浅谈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
音乐教学与美术体育相结合的论文
中职美术人性化的教学浅析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生活化策略
新课改下高校美术基础教育创新研究论文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论文
德育如何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的策略创新论文
美术作品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的专题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和正文的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