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热]15篇(第6页)

本文共计321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既要促进学生发展,也要促进教师成长。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探索交流等手段,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该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在做的过程中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能力。初中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等,由此而生的数学方法有分析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图像法、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既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也是学生解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归纳和总结,逐步让学生形成数学头脑,学会用全面的思想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学会有选择地观察问题。例如:分式方程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整式方程和分式运算的能力,但缺乏对分式有意义的深入理解,导致在解分式方程过程中忽视对增根的检验,其本质是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到位,忽视了不为零这个限制条件。通过分式方程的教学让学生不但会解分式方程,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转化思想”的重要作用,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分式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发展符号感,另外加深对增根的理解,学会检验,培养数学的严密性与严谨性。通过分式方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体验在生活中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研究能力,感受方程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陈宝红.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xx(3):143.

  [2]隋俊宇,吴润衡.在数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J].教育现代化,20xx(2):113—116.

  [3]王成.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才智,20xx(30):81.

  [4]李文玉.谈初中数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xx(16):107.

  作者:孙德莉 单位: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6

  初中阶段,课改“浪潮”涌动在整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其课堂教学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深入研究、探索、思考的重要探究课题。教学效率,是一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追求”,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教育教学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成为最为耀眼的“明星”,成为教师聚焦和努力的“着力点”。参与主体的学习效果优劣,变为评判和界定数学学科课堂活动效能的重要“考量”之一。如何让学习对象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得到深刻的实践探究,开展深入细致的思考分析,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内容。笔者以为,课堂教学的运动、变化特性,更加需要当前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突出能力培养,坚持实事求是,倡导务实求真。本人现简要说说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做好“动”“探”“思”“实”工作的见解。

  一、注重双边互动活动实施,让师生之间真正“动起来”

  教育实践学明确,教学实践不是固定、静止的既定活动,而是运动、变化的多变过程。教与学的实施对象在整个活动进程中,时刻不停地实施着个体活动或集体合作活动。苏科版初中数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主体的能动特性,为他们创建实践的充足“时机”,同时,也要让教者活动起来,更好指点和助推学习探知。但传统教学活动下,出现“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一方面过分放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数学课堂只有教师一个人“自说自话”,学习对象在从属位置,静止状态;另一方面片面展示主体地位,整个课堂全部由学生来充当,自己来实践,教师“甩手掌柜”,不闻不问。而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深入互动、积极配合、互助协作。因此,教师预设课堂教学整个进程时,要将教师“教”和学生“学”进行有效整合,使得教学过程具有互动性和双向性,并且在教学内容生成时,教师应采用双边互动、谈话交流、讨论辨析等一些具有双向特点的活动形式,在师生的深刻互动、真诚沟通、深切探讨之中,教者和学生真正的互动、沟通、活动起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