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5篇(第15页)

54 次下载 17 页 2862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习题训练课与游戏融合的教学模式

  习题训练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中年级的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的心理,学习常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习题训练的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唤起孩子追求成功的心向。例如,在进行口算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开火车”速度接力赛跑的形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非常乐意参加这样的比赛,在比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又如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找朋友、对口令、小动物找家等游戏,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轻松获取了知识,增长了智慧。

  (三)实践探究课与游戏融合的教学模式

  实践探究环节分为课前、课上、课后三个教学时间段。和前面类似,老师要在课前完成对探究目标、探究内容、探究形式以及学生兴趣点的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引导方法使学生进入到游戏学习的情境中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是对相关知识点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此,游戏选择上必须包含现有知识测验以及学生新知识自主探究两个部分。比如:在教学小学教材中除法的时候,可以选择《超时空之旅》这款游戏,因为这个游戏与小学生兴趣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越想通关,就必须提高计算速度,同时还包含了三位数除法的自主探究部分,这种“趣味性”和“方法性”的结合使学生的运算能力不断提高。在课上老师要首先引导学生进入游戏教学的场景中来,明确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14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最有效地获得数学知识。近年来,我对“怎样上好低年级数学兴趣课”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我的体会:要上好低年级数学兴趣课,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赋予枯燥乏味的数学以“活力”,让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进入课堂,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乐学。

  一、做好“趣味”文章,使数学“活”起来

  低年级的数学多数知识显示枯燥无味、呆板、教条,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学习兴趣激发就是数学课要充满情趣,关键是在教学中教者设法把数学教活。

  (1)运用数学编儿歌,易记忆

  儿歌语句简短,读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欢。教学中,借助儿歌等形式,发挥语言直观作用,使学生形成愉悦表象。如教学数学大月、小月时,我给学生出示儿歌:“七前单月大,八起双月大。”这样,学生记得快,记得牢。再如,教学除号时,可以教给儿歌:“一条横线画得平,两个圆点平均分。”不仅形象描述除号的形状,还内含等分意义及书写要求,强化了学生表象记忆。

  (2)运用数学做游戏,使内含形象化

  一节“趣味”课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生动,教学形式是否活泼,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低年级学生好动、贪玩,我就投其所好,把部分运算题编成游戏做,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在进行改错题计算时,我编“医生诊病”的游戏,将平时的错例编上口号,让学生分析各种“病例”错在哪里(找出病状)、为什么会错(分析病因)、怎样改正(开出处方)、正确的得数是什么(总结医疗效果)。学生通过“医生诊病”改错的游戏,很快掌握了计算方法。再如:为了提高学生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我编了“过金桥、夺红旗”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座桥,两边各有六道题,分别请两个小组上台进行计算比赛。同时全班同学在台下边拍手边唱〈〈过金桥〉〉儿歌:“数学题儿一道道,一排排的像小桥,算对了

  呀就过桥,算错了就过不了。老师引我上金桥,学好数学夺锦标。“在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性超越了一般。台上的学生要又快又对的计算,台下的学生也在边唱边助威呐喊,课堂气氛出现了精彩的一幕。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编了“摘苹果,找准答案”的游戏,先将10个写有加减竖式的“苹果”贴在事先画好的苹果树上,然后将有正确答案、错误答案的卡片发给学生,学生上台摘下苹果,面向大家让同学们评议,看谁是又对又快地摘到苹果。当学生看到苹果树上一个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时,都迫不及待地要去摘。可是,这些苹果不容易摘到,必须把苹果上的算式题的数字相加(减),得数与自己卡片上的得数一样才能摘。算式题变成了苹果,对小学生自然增加了吸引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