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集合(通用31篇)(第18页)
本文共计8641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8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以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例,说说我们是怎样实践读写结合策略:
第一步,我们先明确这个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是“景物描写”;
第二步,我们精读这个单元的4篇文本,各自挖掘出与单元训练重点相关的读写结合点:如《春》一文中,在教春花图与春雨图时分别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移步换景法;《夏感》一文中,教“夏天的色彩”一段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绘色法;《秋天》一文中,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动静结合法;在总结4篇文本时训练学生写景技巧中的情景交融法。注意,有些课文写结合点比较多,如果我们都跟学生练习的话,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还要精选出最适合的结合点。
第三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技巧。
第四步,通过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模仿训练和“举一反三”的拓展训练,从句子、片断过渡到长文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迁移拓展。
第五步,对学生习作及时的回馈,在反复训练中提升其读写结合能力。
4、实验分析:分析实验作文的内容,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及时收集过程性材料,及时总结实验工作经验,及时矫正实验行为。
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三)总结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1、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实验报告。
2、收集整理实验当中所产生的课题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课堂实录等,形成相应的文集和光盘,在全校推广研究成果。
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
四、预期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论文若干篇;
3、课题相关教学设计、案例、实录、片断等;
4、学生相关习作若干篇;
5、形成适合学校学情的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五、参考文献
[1] 《丁有宽与读写结合法》 丁有宽 国际文化出版社 20xx年8月
[2] 《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 汪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xx年
[3] 《教育科学研究》 裴娣娜 李春山 孙鹏 科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4] 《朗读手册》吉姆.崔利斯天津教育出版社 20xx年8月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xx年
[6] 《阅读学新论》曾祥芹语文出版社 20xx年
[7] 《当代美国教育》中国文献出版社 20xx年
[8]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董菊初语文出版社 1995年9月
[9] 《中文广泛阅读》香港教育署 1997年第1期
[10]《大语文教学法》姚竹青社会科学出版社 20xx年4月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集合 篇11
一、课题的提出
1、今年来,在课堂中应用目标导学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把运用导学案进行的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来进行研究。理论研究者主要从理论方面探讨目标导学教学模式的特质与理论依据,一线的教师则更多地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对目标导学教学的具体作进行了探索,围绕着[学案"的设计和学案的实施两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有效的成果。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目标导学还有研究的必要,首先是目标导学的内涵及策略都需要进一步丰富。其次,现行教材的目标资料需要进一步明晰。最后,在目标进一步丰富和明确的前提下,如何真正实现导学而不是导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20xx年我校提出了目标导学教学新模式教学改革,该模式尊重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思想理念,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主导"地位被充分显现。教师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控制教学目标、检测和评价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环节,利用课堂内的资源及对问题的讨论、分析与拓展,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把学习目标、内容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