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老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精选26篇)(第12页)
本文共计443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城中是我县第一所、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所有幸被国家教育部列入的信息化试点学校,这一年又是学校的信息化试点研究工作深水
攻坚阶段,为此,教科室把教育信息化试点推进工作作为一等一的头等大事,本着为老师当好服务员,为学校当好排头兵的思想,通过思想引领、组织培训、考核激励、活动提高等措施,扎实开展信息化试点研究工作。
1、组织教师多渠道进行信息化学习提高。
(1)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信息化手段当与时更新,教科室根据学校的要求,在学年度开学初认真组织了为期5天的以信息化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全体教师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教育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PPT的制作、白板的深度使用、优课资源使用、十堰市云平台使用、微课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动画、音、视频插入)等。为确保培训效果,教科室与主讲教师王山根、肖鹏在暑假期间多次沟通,修改培训细节7次。将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程序科学搭配。在培训之后,还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了应用水平考核。通过课件制作、视频处理、云平台应用现场考核,现场打分对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进行高标准综合考核。通过考核,屈卉、孟绪红、樊启维24名80分以上老师评定为“合格”水平,其余低于80分进行后续补考,直至全部合格。根据最后组织的信息化应用考试考核情况看,一线老师们现在都达到了信息技术等级培训的目标,此举措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意识与应用水平。
(2)适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成员外出学习。20__年5月13日至16日,学校分管副校长胡全斌和教科室主任周金奎二位同志参加了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创新研讨会,回校后他们向班子作了认真汇报并在全校教师会上分享了研讨会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动员、引领、正能量传递的作用。
(3)适时组织教师进行远程学习。教科室为教师提供了20余个教育信息化方面的网站地址以供老师选择浏览学习,及时督导杨建宏等14名参训教师完成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在5月份,学校还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
组织收看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论坛活动网络直播的通知》,积极组织教师收看了信息化应用展览论坛直播视频。学校班子成员和教科室工作人员于5月23日上午收看了“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全体教师于5月24日上午收看了“新媒体、新技术教师发展论坛”。论坛通过主题报告、热点聚焦、多方对话等形式,围绕“互联网如何深刻改变学校教育”展开了深度讨论。来自全国各地的9名中小学校长分享了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同时,还开展了教育界与企业界关于翻转课堂和微课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信息化之路、互联网+时代教师如何转变角色应对挑战等的深度对话。收看论坛现场直播,让教师们获益匪浅,引起了老师们的许多思考,目前已有101篇学习心得上传到十堰云平台或校园网站“信息化大讲堂”栏目。
2、大力开展信息化论坛活动。本学年度初,教科室根据信息化工作推进需要,客观分析我校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制定出了《竹溪县城关中学信息化试点工作中后期工作推进方案》,方案将信息化论坛工作作为强力推进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在开学初进行全面动员,将各组的研究任务进行统筹分工,明确职责,安排到组、到人。论坛双周一次,从未间断。各组论坛主讲老师精心准备,用心制作论坛课件,制作好的资料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组长把关修改,教科室审核后再在全校进行演讲。先后有教师明道银、王涛、顾远卓、明安菊、阳建文、摆光成、敖敏、郑世香等同志进行了论坛演讲,其中数学组代表阳建文、英语组代表敖敏、政史组代表郑世香等分别做的主题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抽象思维的动感展示》、《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整合浅析》、《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的精彩论坛演讲让老师们收益匪浅,获得一致好评,主讲老师也在论坛得到成长,体验到教学相长带来的快乐。论坛还收到了信息化知识培训的良好效果,在提高教师信息化运用水平的同时,起到了引领全体教师转变思想、践行教育新理念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