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2000字(精选31篇)(第23页)

64 次下载 42 页 7350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挑选实习岗位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岗位对未来就业是否有帮助(60.8%),其他还包括:职位与专业技能相关度(48.2%)、实习单位的规模(45.1%)、能学到什么(40.1%)、与目标职业或行业相关度(36.9%)、个人发展空间(22.7%)、工作氛围(15.3%)、薪资(11.2%)和地域(11.1%)等。

  “我们学校要求学生大学毕业前要实习满3个月。”林斌表示,他想提前体验职场,看看什么工作适合自己。“实习能学到新东西,我也尝试把课堂所学转化到实际运用中”。

  孙淼认为实习很有必要,“尤其现在就业压力大,大学生不能只在象牙塔里读书,也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真正地去体验一下职场,提升专业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这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都有益处”。

  调查显示,89.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实习经历重要,其中30.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非常重要。62.5%的受访大学生实习是为了积累经验以便日后求职,48.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通过实习提升个人能力,45.0%的受访大学生是为了体验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实习的其他目的还有:跟风,身边的同学都去实习(36.7%),为了以后留在实习公司(30.4%),学校要求,获得实习证明(24.0%),获得薪酬,经济独立(15.2%)等。

  “实习能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对记者说,他与团队曾做过一项调查研究,有更多社会实践、实习经历的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偏差会更低。

  中国就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夏青云表示,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和经过的过程,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会有帮助。除了工作经验的增长,学生从中还能学到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会更好地待人处事。

  61.5%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与高校对接,提供更多高质量实习岗位

  林斌坦言,学校要求大三学生实习,而一些忙着考研的学生只象征性地去实习一下,或者直接找公司虚构实习经历并盖章。

  调查中,86.8%的受访大学生指出暑期实习流于形式、单纯“刷”简历的现象常见,其中19.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非常普遍。

  王霆指出,如今高校的培养方案都对学生有相应的实习要求。但一些大学生对实习不认真、不重视,或选择的实习工作过于简单,如只是整理文件等。“大学生选择实习应更多地依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选择结合,这样毕业后选择就业方向、就业单位时才能更从容和自信”。

  “我觉得实习生工资要扣20%的劳务税很不合理,对于实习工资,应该和个人所得税同等看待。”林斌认为,企业应对实习生负责,指定“老师”进行指导和培养,定期开展实习心得交流。“学生自身也要学好知识,多了解校招信息,通过辅导员、老师、学长学姐校友来寻求帮助,不要怕尝试和失败”。

  孙淼希望高校能多与企业合作,联合创办实习项目,“如寒暑假实习,以及专门针对大三大四同学的实习项目。企业也要为实习项目配备导师、提供实习培训等。学校还可以利用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学校相关公众号等发布实习信息,帮助学生过滤掉一些假实习信息”。

  如何提高大学生实习质量?调查中,61.5%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与高校对接,提供更多高质量实习岗位,55.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应认真对待实习岗位,46.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为实习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机会,42.6%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企业完善实习管理,友好对待实习生,40.5%的受访大学生呼吁建立大学生实习保护制度,保障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23.2%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政府加大对大学生实习的财政补贴,17.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高校完善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王霆指出,大学生找实习时可能会遇到一些虚假招聘信息,甚至是诈骗,“政府应加强相应规范,高校也要建立实习信息的发布平台,把一些好的实习信息、实习单位推荐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实习的过程管理。大学生在找实习时也要保持敏锐的眼光”。

  夏青云建议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实习计划,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首先,要对照岗位职责弄清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其次,要随时向身边的领导与同事学习工作和办事的方法与技巧。另外,也要注意谨慎选择实习单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