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优秀实习报告范文(精选30篇)(第32页)
本文共计791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6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其次是如何从所抽取的凭证中找出问题,这也是我所写的主要内容。因为每一张记账凭证都附有原件,即原始凭证。所以从原始凭证中找出财务问题也是审计的一个突破口,当然这要和记账凭证结合起来检查。原始凭证是指经办单位或人员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会计凭证。所以审计人员应对接收的外来凭证或企业自制的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原始凭证常规检查的要点为:
(1) 原始凭证所具有的要素是否齐全,包括日期、数量、单位、金额等;
(2) 原始凭证所填写的文字、数字是否清楚完整,更正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3) 原始凭证所办理的审批传递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有关人员是否全部正式盖章,是否盖有财务公章或收讫付讫记;
(4) 自制原始凭证(包括证、券、单、表)是否连续编号,其存根与所开具的凭证是否一致等;
(5) 原始凭证中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
审计人员应对存在以下特征的原始凭证产生怀疑,并进一步追查,看是否存在原始凭证舞弊的行为。
(1) 有刮、擦、用胶带拉扯过或添加改写的原始凭证应高度重视;
(2) 凭证明显不规范,要素不全,经常缺少部分要素,其关键要素经常出现模糊,让人对其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貌感到怀疑;
(3) 其金额往往只有一个总数,而没有分项目的明细,经不起推敲;
(4) 原始凭证的经手人不明确,如果仔细追问很可能查无此人;
(5) 原始凭证上的时间与业务活动发生的时间及以后的入账时间相距甚远;
(6) 主要业务凭证与其他相关的凭证不配套,有时只有其中一部分,而没有另外一部分。
(7) 凭证的形式不规则,以非正规的票据凭证代替正规的原始凭证。
另外,原始凭证的内容、结算方式、资金流向与对方单位等处都可能存在着异常,查账人员都要予以注意。
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加以归类整理后编制的,是作为登记会计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的审查,就是审核已填好的会计凭证的内容,是否符合现行会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凭证填制的规定及要求,证实企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上有无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问题。其基本项目有:
(1) 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是否完整,有无缺少和空白,主要看填制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附原始凭证张数、会计科目等是否清楚,准确;
(2) 审查各级负责人和有关经办人的盖章是否齐全;
(3) 符合记账凭证的单价、数量和明细金额、合计金额是否准确,有无多记,少记和误记;
(4) 与原始凭证核对,,使其数量、金额、摘要等是否一致。
在初步审阅的基础上,如发现了异常或疑点,应立即讲记账凭证的可疑之处或疑点与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这也是对记账凭证的进一步检查。核对的内容主要是核对会计科目核算的经济内容与原始凭证是否想否,记账凭证中的借贷方金额,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特别是对附有多张原始凭证的情形,应对其加总验证,不但要核对数量、金额,而且要核对业务内容,凭证张数、业务发生的时间等。如果发现了明显的矛盾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查询。查询是指查账人员针对记账凭证中出现的异常和可疑之处,向被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要求其给出充分的理由及证据。
在记账凭证的检查中,查账人员还应当综合使用其他的技术方法:
(1) 使用比较分析法,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填制的时间,业务发生地点、所涉及的数量、金额等进行分析,可以对比其他正常业务凭证,找出可以凭证的破绽;对比发生误差的凭证,找出错误和五笔的共性。
(2) 使用经验判断法,分析和判断记账凭证错误和舞弊的动因和根源,界定其对相关业务及会计资料的影响。
上述方法只是发现问题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方法,要真正发现企业的财务问题,仅这些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做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第一,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的视野要开阔,思维要敏捷,对分析和判断被检查单位可能存在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性和悟性。特别是发现我问题疑点后,还需重点检查一些可能与存在问题相关联的容易疏忽的会计科目、核算环节及基础资料。不能仅根据自己的习惯检查自认为容易出问题的报表项目和会计科目,不能机械地实施常规的检查程序,不能留检查死角。要突破常规检查的束缚,必要时需扩大或完善检查范围,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一些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检查程序,以防范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检查漏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