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教育开题报告(精选33篇)(第22页)

本文共计8811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通过开展教师理论学习的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提高生命教育的能力。

  2.通过学科渗透和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强对生命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保护自己及他人生命的技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体验生命的美好与失落,找到达成生命完满的方法;增强自我反省能力,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感与热爱之情,形成卓越的生命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3.通过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形成完整的学校生命教育活动体系和制度体系,构建一支具有较强的生命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逐渐形成和发挥“生命教育实验”学校的导向和辐射作用。

  生命教育活动需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创生出以学生成长、生命发展需要为核心的、焕发生命活力的活动。这其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和认知水平,依据学生生命发展的连续性(顺序和规律)进行设计。我们认为,生命教育的活动内容应包含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两个层面,以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完善生命、超越生命等进行设计开发。

  五、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递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具体包括:

  1、生存教育。如: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等。

  2、生命发展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个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

  3、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态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懂得尊重生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充实自己,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更加珍惜生命。

  六、学校“生命教育”体系的建立与研究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在收集、查阅、整理国内外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资料基础上,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借鉴,深刻理解并掌握生命教育的内涵。

  2、调查法:课题研究初期运用调查法,对学生生存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以大量的数据和真实案例把握学生生存现状,是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环节。

  3、观察法:在实施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及结束后,学生在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变化。

  4、行动研究法:运用于整个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过程中,使课题研究更具操作性。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作及时的修正、完善。

  研究组织与分工: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开展并如期结题,课题由德育处主任纪振义牵头,统筹安排和设计学校生命教育的各项活动;德育处副主任周洁组织开展实践阶段中开展的相关活动和信息交流等工作;心理教师需按照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与探索活动中,完成自己的研究任务。

  课题组将充分发挥教育网络资源的优势,注重协作配合,形成相关职能处室、班主任齐抓共管的生命教育机制,使生命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快速高效地进行。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8月)

  组织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成立课题工作小组。搜集、整理、查阅相关文献和电子资料。确定研究主题及内容,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召开各学科及年级中心会议,对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内容进行探讨和完善。培训课题组成员。认真完成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20xx年9月至20xx年11月)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的组织与分工进行具体运作,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整的学校生命教育活动体系和制度体系,产生一批生命教育的经典活动案例和论文。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开展相关培训和学习,构建一支具有较强的生命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师资队伍。课题组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对课题开展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与家长通力合作,联合社会力量,逐渐形成和发挥“生命教育实验”学校的导向和辐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