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

31 次下载 2 页 3186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

  化学新课程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建立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等,这些新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离不开化学实验,我们不能让学生按照实验台上的药品与仪器进行“照单抓药”的实验操作,而要重新认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中应有的作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教学的论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用提问、展示实物、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手段,让学生进入欲说难于言状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激发学习者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兴趣,尤其是认知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不培养学生旺盛持久的认知兴趣,就不可能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教学中我从实际出发,尽量以生动的实验来启发学生,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高一学生入学的第一节化学课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实验优势,创设化学情景,采用并增加了“氯化氢的喷泉实验”、“镁带的燃烧”、“钠与水的反应”、“向滴有石蕊的水中吹入二氧化碳”、“加热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等实验。充分运用了有关颜色、光、声、状态变化等生动而有趣的演示实验,将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让他们了解化学世界中根植于现实生活而又绚丽纷呈的“风光”,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在观察实验演示中感受到“跳一跳,自己也能摘桃子”的快乐,从而将跃跃欲试的兴趣逐渐转化为学习动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决心学好化学的推动力。

  资料表明:对同一事物,用语言表达使人识别需2.8s,用线条图使人识别需1.5s,用黑白照片使人识别需1.2s,用彩色照片使人识别需O.9s,而直接看实物使人识别只需O.7s。可见,看实物比语言描述节省四分之三时间。对于实验现象,进行典型分析,采取教具、演示、重复实验、看实验的教学录像等方法,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纠偏固正。

  例如,高一教材中在讲到“卤化银的感光性”内容时,我就采用实验录像,声、形、色、动、静的景象,既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消除质疑过程中的呆板性,又有助于学生理解消化已学过的知识。

  二、巧用实验,获取知识

  教师及时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充分感知素材,有利于学生将已经激发起的学习热情、兴趣跟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和目标上的一致。教师在课堂上按教育目标启发学生听、看、想、议、讲、做、练,以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最佳的效果。

  教材在讲述化学概念与规律时都给出相应的演示实验,然而有时单单依靠教材上的演示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内容,教材仅用文字叙述,学生往往缺乏感性认识,若能增加演示,则学生能从观察现象中获得知识,效果会好得多。所谓“听教师讲十遍,不如学生自己看一遍”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根据学生好动、喜好新鲜事物的特点,配合教材内容的.需要,常常自己设计各种演示实验,变“听”为“看”,增加学生获取表象的机会。 例如,在“讲到氯化氢极易溶解于水”内容时,除了做好喷泉实验外,我还增加了两个小实验:一个是将装满氯化氢的试管倒插入水中,略加摇动,让水充满试管;一个是把装满氯化氢的集气瓶倒置于一块滴有水珠的玻璃片上,立刻提起集气瓶,玻璃片并不掉下。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说明道理,从而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