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课题研究总结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63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创造“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激励学生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使学生乐学、会学,从而养成和发展个性品质。如欣赏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狮子》的时候。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狮子的一些生活片断,让学生感觉到狮子的威武神态。然后引导他们去听音乐中的节拍、节奏、乐器演奏的音区、音色,想象狮子在干什么?然后让他们跟着音乐的变化扮狮子进行律动,使他们从感官欣赏到感情的欣赏。当他们对狮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掌握欣赏规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掌握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接触作品后,能大胆地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展开想象,再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分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提高到理性认识,并学会自主欣赏,最后做到,即使没有教师指导,也能独立欣赏一些简单的作品。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总成为讲授、演示的一方,而学生则成为接受、模仿的一方,两者区分明显。现在我们要求师生双方的活动都统一于共同体验探索音乐的过程。

  2、创设“合作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在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合作教学、生生合作学习的集体性教学模式,充分开发课堂集体的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社会心理因素的教学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关心,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我们改变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创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气氛。在音乐欣赏课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例如:以四人或三人小组的形式组建,小组成员有男有女,有好有差。这样的构成具有互补性作用。此外,在欣赏课中,着重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换意见,还可以扮演欣赏作品的不同角色,从而挖掘集体潜能,体验合作的成功,也促进个性社会化。

  3、创设“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情境模式。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做,开发创新意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能力,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例如,在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中,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看图式标题的音乐欣赏《百鸟朝凤》等,对情节性较强的音乐欣赏《龟兔赛跑》,对音响感知与感情体验的作品《二泉映月》等曲子。再者,在教学中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培养创造性的理解后,可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脚,使欣赏过程提高到另一个高度。如欣赏完了《赛马》、《森吉德玛》等曲子后,由于有鲜明的对比段,可按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为不同情绪的乐段创造伴奏谱。又如欣赏完《快乐的罗嗦》、《采茶扑蝶》等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曲子时,可运用身体语言,感受音乐,创造音乐等等。

  课题研究进行到现在,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改变之中,深深地感觉到,音乐做为人类的“第二语言”有别于其它学科,音乐中蕴含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它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能力,关键是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具体到抽象地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都有信心,我们始终坚信,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是能激发、鼓励、扶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的,学生定能受益匪浅。所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进行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希望在学校的现代化教育设备逐步到位的良好环境下,在上级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我们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取得更多的成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