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古典音乐论文13篇(第6页)

本文共计442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类型过于风格化

  尽管音乐是相通的,但是音乐类型之间仍然具有极大的差异,而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在很多特点的表现上则是完全对立的。例如音乐格调,古典音乐传承经典,更具内涵,而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内容浅显,因此两者在结合时必须充分把握其相同之处继而进行有效融合,而不是一味地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合并,那样只会破坏了其各自具有的艺术魅力,不能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导致乐曲不伦不类。独具风格的两种音乐类型想要结合,就必然要花费时间精力去摸索全新的可能性,当不同风格的音乐类型结合时才能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理想效果。

  (二)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足

  无论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在开展音乐教学时都无不考验着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果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强,就很容易分辨出音乐的类型、技巧、风格、情感内涵等,这其中,能够辨出音乐的情感内涵最为重要。古有钟子期于汉江边闻琴音,发出“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的感慨,促成“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可见,音乐作为情感的载体,需要学生从中体味出附着在音符中的“精神与灵魂”,大学音乐教学进行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时,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要求更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的学生在鉴赏音乐方面还欠缺一定的悟性,没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功底,导致在鉴赏音乐时难以把握音乐的美感,尤其不能分辨古典音乐,给两者的结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大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想要结合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就意味着授课教师要同时了解、熟悉甚至精通这两种音乐类型,并且能够找到两种音乐类型的共同之处,这样才能为其找到相融合的切入点,让两种音乐类型形成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形式。然而,目前部分大学在音乐教学方面设置的门槛较低,所以很多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不强,有的老师往往只精通一种音乐类型,在进行音乐结合时会缺乏教学方法,有的老师甚至备课不精,对自己教授的内容不甚了解,使其难以把握古典音乐与流行结合的精髓,为课程的讲授带来了诸多不便,造成了阻碍。

  (四)音乐设备不完善充足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应当有所实践,教师想要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内容,就必须带领学生进行操作。然而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都需要以乐器来磨合碰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钢琴、小提琴,然而这些乐器价格高昂,很多大学并没有为学生配备充足完善的音乐设备,往往只准备一架电子琴,这也给两种音乐类型的结合方式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局限。甚至有的学校,教师干脆只采用讲授法为学生单纯传授理论知识,导致课程深奥、乏味,学生们逐渐失去了听课兴趣,更无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路径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各具魅力、韵味独特,如果想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必须所行得法,否则便是随意地将两种音乐类型乱掺一气,不仅导致两种音乐类型都丧失了原有的魅力,甚至会使其不伦不类。想要有效结合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学生对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认知

  目前,就学生对音乐的价值取向来看,大部分学生比较认可流行音乐,无论是谁,都听过或能哼唱诸多流行歌曲,但很大程度上源于流行音乐脍炙人口、传唱率高,而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分辨出流行音乐的情感意蕴,其实很多流行音乐并非单纯的“口水歌”,而是能够传递出极为深刻的情感思想,很多歌曲抒发的对往日情感的追溯,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实际上是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感受,对生活细心的学生能够敏锐地去把握流行歌曲的价值,体味个中的滋味。然而缺乏悟性的学生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启发,使之能够不断完善对流行歌曲从感知技巧到感知情感的过程。另一方面,古典音乐由于鉴赏门槛高,导致很多学生对其“欣赏不来”,认为“太无聊”“不好听”“不接地气”,其实这都是对古典音乐的错误认知,古典音乐更容易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比如经典曲目《回家》,当悠扬的旋律响起,人们的脑海中便马上迸发出回家的渴望,对于远在家乡之外的游子,更能产生与亲人团聚的热切期盼”[2],这充分说明古典音乐并未因为格调高雅而脱离我们的生活,正相反,其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教师应该完善学生对古典音乐的认知,使其对古典音乐报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更好地去挖掘古典音乐的魅力,继而将两者更好结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