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合集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44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2音乐教育实践能力。可分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类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或进行社会调查,在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化、公众音乐知识普及、对外音乐交流等方面开展实践。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与提交有一定深度的实习研究报告,锻炼学生在进行音乐文化与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播、辅导、教学、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其积累必要而可贵的实践经验。

  2.2.对照“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向根据各地音乐学院实际实施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以下四个试点课程板块调整。

  2.2.1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2.2.2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音乐风格与体裁、合唱与指挥、钢琴基础、形体与舞蹈、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教育专业课: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传媒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实习等;声乐理论与演唱:声乐(小组课、个别课)、艺术指导 课、歌唱呼吸训练课、声乐教学法等;器乐基础与演奏:器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 2.2.3公共选修课:在全院范围内跨系选修并取得学分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在“音乐教育”系或专业内可选修并取得学分的课程。 专题讲座:由本校专家和校外专家主讲的相关研究专题、文化专题、艺术实践专题等

  ,由学生撰写报告根据实践情况给予计算学分。

  2.3教学方法与授业形式应有所改革

  当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基本上仍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单项技能传授”,这容易因教师自身专业水平高低和艺术特点的不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获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利的。

  2.3.1首先,应考虑将“单项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逐步调整为“多项知识综合教授”,即力求技能点与知识面的有机统一,既掌握了独立的专业知识(如声乐、器乐等)又能与系统的综合性知识(如音乐史、专业教学法、教学心理学、舞台实践经验等)融会贯通。而过去常有的“一学期唱几首歌、一年弹几支曲”的现象则必须避免。

  因此,我们提倡把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前后连贯、左右疏通”, 使其形成“立体”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理解的能力。练“视唱”的时候增加对视唱乐曲的“旋律与和声”讲析;分析音乐作品时应讲到其涉及到的音乐史、文化史的深层背景知识。

  2.3.2从专业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里我们不难看出,现今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单一专业“教学体制培养出来的,所以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单一专业的局限性。

  2.3.3在保证音乐教育学科体系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前提下, 本着让学生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原则,适当调整专业必修课程,增加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强调选修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养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探究意愿,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强调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多元化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音乐教育人才。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专业要在教学实践的改革中有所进步并取得实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作为教育机构的相关高校,是否能在当前教育改革现状富于变化与高速发展过程之中,准确的把握住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合理定位各专业学科的本质特点,狠抓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从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思想高度,以一种大教育、大文化的发展的目光,去努力关注音乐教育事业,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 王跃珍.试论高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问题 [J] 音乐探索,20xx(2)

  [3] 蔡世贤、吴远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示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教育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 吕玲、冯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高师声乐教育改革[J].中国声乐、20xx(3)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1

  尽管普通中小学尚没有专门设置舞蹈(学科)课程,但在实践中,丰富多彩的载歌载舞表演、天真活泼的少儿舞蹈,以及各种与此相关的竞赛和专题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舞蹈成为音乐课程、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小学录用音乐教师,往往将舞蹈表演乃至即兴创编作为对应聘者的重要考评项目。尤其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具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较具有声乐、器乐、作曲特长的毕业生更容易求得音乐教师的职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