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6篇(第8页)

本文共计154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高中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综合型的教育,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需要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处事心态,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一项美好的听觉过程,在享受美好音乐时,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对美丽的形容,能够幻化出一个美好的画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音乐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提升创造能力。音乐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素质教育有序开展的今天,重视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6

  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教育一直被当作副科,不被重视。素质教育为音乐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辟了空间。通过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笔者以创作模块为例,谈谈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安排的作曲、编曲练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效果是以往传统音乐课无法达到的。

  创作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使学生逐步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强化进—步学习的欲望。例如,笔者在20xx年山东省新课程改革暑期培训观摩中看到,北京一些学校的教师通过课前的布置,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空塑料桶、啤酒瓶、木板、桌凳甚至灭火器罐等带到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师生其乐融融,让人耳目一新。只要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就可以做出许多虽显粗糙但却能使用的简易乐器。学生通过敲敲打打,为歌曲伴奏,参与合奏练习,或者根据乐器特点进行简单创编,课堂上充满了音响,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音乐知识容易掌握。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促使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素养、对美的追求。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的平台

  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以欣赏为主,忽视了音乐创作的作用。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音乐创作的潜能,学生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进行即兴创作或者作曲的学习过程之中,可以闪耀出耀眼的火花,他们的作品虽然不成熟,但也是一件“艺术品”。事实上,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很多学生都有创作方面的天赋,这需要教师细心发现,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去发挥、创作,抒发他们的心声,满足学生的兴趣及发展需要多样化的选择。

  二、以歌曲创作为主

  高中音乐模块从本质上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必要的。一些优秀的经典歌曲,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感知和体验,再加上一定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作灵感会得到有力的激发。以歌曲创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因为歌曲最接近学生的生活,有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对初学音乐创作的人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握。

  三、因势利导,鼓励创作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进行单独创作之外,还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小组创作中学会相互聆听、相互激励。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去创作、体验,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进行润色。让学生在音乐创作模块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音乐创作是一种乐趣和幸福。学生掌握了创作技巧,有了创作欲望的时候,作曲就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红五月”校园歌曲大奖赛,每到这个时候,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积极参与歌曲的创作,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参加比赛。这时,只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的引导和修改,学生就能独立或者通过合作完成创作。每年都能评选出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这说明学生是有创作潜力的,也有能力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要善于发现,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