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6篇(第2页)

本文共计154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在多元音乐环境下进行音乐教育的意义

  对于国内而言,我国本身就是融合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本质;同样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着的同样是各类文化、音乐、生活场景并存着的状态,所以对于在多元音乐环境下面开展音乐教育是符合我们自身程度又能走上更高台阶的方式。在其中建立的同学们的有关于音乐的审美情趣也是不分国家与民族的。多元音乐文化建立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音乐上的开放视野,这将是让音乐永葆活力、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要真正建立多元音乐文化,打破常规的呆板教学模式是必经之途,在此会经历各种艰辛阻挠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来促使我国中学音乐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四、总结在中学音乐教学之中,要融合国内外、各民族的有关于音乐方面的精彩所在,再多元化、多文化的音乐教育背景下面开阔眼界并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音乐道路,进而有利于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xx,02:122-126.

  [2]周丽娟.浅析中学音乐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教育[J].黄河之声,20xx,14:54-55.

  [3]陈聪.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106-109.

  [4]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xx.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2

  摘 要:近年来,高中传统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教育理论为依托,结合具体教学经验,通过对传统音乐合作探究式教学、创设传统音乐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建构“互动式”师生关系、强化传统音乐的情感体验这五个方面的讨论,试图摸索出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良好模式,从而更好的为高中传统音乐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索尝试

  目前,高中音乐教育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在传统音乐教学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需要解决。如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很多教师在传统音乐教学时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传统音乐大多年代久远,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的背景、反映的音乐形象缺乏应有的了解与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直接的情感共鸡。而且学生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优秀的传统音乐缺乏兴趣。这也对他们正确认识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要目标。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高中传统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是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平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是学生探究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合作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小组交流与讨论,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讲授《多彩的民歌》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以小组的名义代表各地区开展赛歌会,要求小组合作进行比赛。教师在活动中倾听学生的观点,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音乐知识,而且真正实现学生“乐在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活动氛围中学会学习。

  对于一些传统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如在小组探究之后,师生进行合作表演。如讲授《国之瑰宝--京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京剧伴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给每组学生发大锣、小锣、钹等乐器学念锣鼓经。并让其中一组学生随着伴奏手做兰花指走台步,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激发学生的探求和表现欲,不仅使他们了解了各种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及音色特点,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逐步形成了创新意识,从而使传统音乐课堂真正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