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分析(第2页)
42 次下载 2 页 313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2.3生态客土技术
众所周知,有着很强大的`生态保护作用存在于植物中,例如:在防风固沙、防范水土流失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指的是将一个更加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构造出来,依据相应的比例将植物的缓释复合肥、粘合剂、植物纤维等混合到一起,之后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自然生长环境。在此过程中,要保证客土层热度和湿度的均衡,提供充足的水分,为植物的后续生长打下基础,降低损失浪费程度。同时,将植物种植在坡面上,可以有效避免雨水对其带来冲刷影响,在较低坡度的坡面中非常适合应用此种方式。
2.4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这种技术方式主要是通过混凝土、砖石等材料构成相应的网格结构,而且,将一定量的腐殖土注入到网格中,进而栽种培育植被,利用植物根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将网格性的综合体系构造出来。首先,充分把固土护坡的作用发挥,其次,将整个自然环境的水平也能够有效提升。
2.5水力喷播种草技术
在护坡时,应用水利喷播种草技术,实际上,是指对水利机械装备的压力进行应用,按照相应的比例,对一定的肥料、土壤和草籽等进行混合处理,最后向着需要进行防洪的水利工程坡面上喷射。令施工的各个环节变的更加容易是这种施工技术的优点,这种技术能将生态绿化作用充分发挥,并且能够把种子等均匀的进行播撒,达到完成护坡的目的。所以这类技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范围。
3合理的应用该相关技术
对于生态护坡技术而言,将护坡的抗洪和防洪的功能应该首先发挥出来。在应用水利工程生态抗洪坡技术中,应该同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有效结合,结合工程所在的环境特征和自身建设的特征制定适合的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对策。此外,所选择的护坡技术不但要有稳固的护坡作用,而且也需要适应于工程四周的生态环境,这样生态护坡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因为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复杂多样,所以在选择生态抗洪护坡材料的过程中,对于材料的抗变形性和抗贪腐性都应该高度的重视。为了可以确保生态抗洪护坡能够长久发展,需综合分析所选植被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生命力。此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和改革生态防洪护坡技术,利用不断创新的抗洪护坡材料的功能和性质,进一步提升防洪护坡施工工艺。设计水利工程防洪护坡时,需要认真勘测工程施工地的地址,在勘测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地质条件和土质坡体的抗腐性。只有进行了细致周全的分析、调查和总结之后,科学合理的选择植被、石材等,才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防洪护坡建设水平,并且保证其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
4结语
在应用水利工程生态防洪护坡技术时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这些技术。同时,在应用水利工程技术时,对水利边坡进行最为有效的巩固是其主要目的所在。随着人类活动量的增加,应该积极探究出一些新的护坡防洪技术,在将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的同时,提升水利工程坡体的安全性。对此,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进行探究,为有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1]吴静.水利工程生态抗洪护坡技术及其应用探讨[J].水电工程,2011(09):02-07.
[2]庞崇安,张云莲,沈镇伟.生态护坡在防洪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利,2011(16):25-36.
[3]杨立生,徐永新.水利工程护坡生态化设计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2010(30):36-38.
[4]田晓静,高金超,王迎风.防洪河道生态护坡工程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06):56-59.
[5]颜成国,张思平.“人”字型框格砼植草护坡施工技术在城区防洪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水利,2009(05):56-58.
[6]杨星,王蔚.生态护岸面源污染物截污效率简化计算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