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272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重视演示的有效性,提高示范效果。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完成实验之前,只能通过教师的演示来了解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因此,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实验,要将演示实验做得准确、具体、细致生动,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时可以注意到实验的细节,对即将要自己动手完成的实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顺利完成实验打下夯实的基础。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通常是要求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内容时也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通过演示直观地表现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天平和量筒”这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邀请学生和自己一起来完成天平操作的演示,通过这样的邀请来激发学生参与演示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来到讲台上做示范,引导这位同学将要测量的物体和砝码放置在不同位置,比如左物右码或者右物左码,询问学生有什么样的不同,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的测量方法,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出现误差,这样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也能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2.注重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完成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长处,在进行物理实验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电阻”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分组进行电阻实验,在探究电阻R与导体材料、导体长度以及导体横截面的关系时,可以将班级里的学生均匀分组,每组负责的实验内容不一样,有的组负责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有的组负责完成电阻与导体长度关系的实验,有的组负责进行电阻与导体横截面关系的实验等等,这样分组进行实验,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责任,也不会出现大家都闲着的情况,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在完成实验之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初中物理重要的实验大部分是围绕力学、电学、光学这三个方面展开的,在学习好这几个方面相关的实验之外,也要重视学习其他小实验的操作,而初中物理的小实验大部分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的,因此,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对小实验操作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大气压这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哪些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有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学生通过细心地观察,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水杯、挂钩、拔罐等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自己动手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学习声音这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回家以后在鱼缸外部制造声音,看鱼缸里的鱼是否会有反应;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可以将设置好时间的闹钟放入密闭的水箱中,观察到了预定时间的闹钟是否会响起来,以此来验证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来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初中物理实验课,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验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掌握物理知识,从而让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景春.在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中实行“五步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xx(06).

  [2]刘茂军,肖利.物理教学法实验与中学物理实验衔接问题的研究[J].物理教师,20xx(06).

  [3]倪静.物理教学法实验的定位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教育,20xx(08).

  [4]陶宏义.中学物理教学法教育见习的实践与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03).

  [5]吴汉.浅议中学物理教法实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04).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