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精选7篇)(第5页)

本文共计142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中,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等等,这些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技巧等,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作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题目有利于自己对歌剧的了解,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处理的一些了解。

  选择这个题目也是为了使大家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剧作品,和怎样去欣赏业部歌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风格。

  2.对夜后的花腔、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的演唱技巧、风格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参考相关资料;

  2.对谱子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

  3.总结提出个人看法的思考。

  进度安排:

  1)11月查询要关资料;

  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

  3)12月写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

  4)XX年1月开始正文写作;

  5)XX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

  6)XX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

  7)XX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篇5

  一、美声唱法

  在人们眼中,美声唱法是一种很遥远、很神秘的声乐艺术,其实美声唱法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只是被一些人进行了夸张的不准确宣传。美声唱法是伴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发展、变革都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进行的。

  (一)美声唱法的历史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它追求声音音色优美,声音连接平滑匀净而且富于变化;对声部区分要求严格,重视音区的高度统一;发声方法科学,气声一致,声音共鸣的可塑性很强。这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现在所说的美声唱法是以传统欧洲声乐技术、尤其是以意大利声乐技术为主体的演唱风格,而且是伴随着歌剧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像卡鲁索、帕瓦罗蒂、多明戈闻名世界的美声大师。

  美声唱法于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声唱法“入乡随俗”已经开始中国化,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唱法”,“中国唱法”是传统美声唱法和中国语言结合的产物。各类音乐学院开设美声唱法专业、甚至是歌剧专业,使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投入到美声唱法的队伍中来,这也推动了美声唱法的繁荣发展,同时我国也培养出了戴玉强、廖昌永、殷秀梅等一批本土优秀的歌唱家,他们纷纷走出国门,在国际大赛上频频斩获大奖,也走向了更宽阔的国际舞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二)美声唱法的演唱要求

  美声唱法之所以给人一种距离感就是因为美声唱法对声乐学习者的要求有着与其他唱法更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有良好的嗓音条件、敏锐的听觉、良好的悟性、较高的音乐素养;其次要严格的声部区分,要求用混声唱法、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母音一致、吐字清晰;再次,美声唱法要求很强的气息控制能力,以气带声,演唱要声情并茂。

  这些要求学习美声唱法的人必须严格遵守,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否则很可能是不完全和不完美的美声唱法。

  二、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就是张嘴就唱,人人都会,从通俗宽泛的.意义上讲,通俗唱法是可以理解为人人都会唱,但是从专业的角度讲,通俗唱法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也有它的特点和要求,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唱好它。

  (一)通俗唱法的历史

  通俗唱法又称流行唱法,最早产生于美国的黑人音乐,20世纪30年代经中国港台传到大陆,从此以星火燎原之势,得到广泛的流传。通俗唱法声音自然,使用真声演唱,因不讲究共鸣,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实。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业余的娱乐项目多样化,去KTV唱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唱歌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在追求通俗演唱艺术的路上,涌现出了很多向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席琳迪翁这样的国际巨星,也造就了张学友、刘欢等中国知名歌手,他们的出现更加推动力通俗唱的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