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探索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检验完毕后将制作合格的钢筋笼吊装到孔内,钢筋笼起吊入孔一般使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吊装钢筋所用的绳索要经过充分检查,确保吊装时不会断开,防止钢筋笼掉入孔内。
四、灌注水下混凝土
1、首先对灌注使用的导管做水密承压试验和接头抗拉试验,合格后根据孔深組拼安装导管。期间应特别注意检查导管口处橡胶垫圈是否完好,导管口的污渍是否清理干净,以确保导管安装完毕后密封良好,无漏气现象,防止断桩事故的发生。另外,桩基灌注前,由于从提钻到导管安装完成时间较长,要进行二次清孔。
2、而后计算好首批混凝土方量,保证首批混凝土灌注后导管埋深在1m以上。
3、混凝土入孔后必须连续灌注,不得中断。整桩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灌注的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端时,适当降低灌注速度,防止钢筋骨架发生上浮。灌注过程中,首先应随时用测绳检测混凝土面的深度,计算导管埋深,控制导管埋深在2~6m之间。其次在提升导管时速度要慢,以防导管碰挂钢筋骨架,造成钢筋骨架位置偏移。当灌注至桩顶部位时,应采取措施保持导管内混凝土压力,避免桩顶泥浆密度过大而产生泥团或在桩顶出现混凝土不密实,松散等现象。
4、灌注完成后,仔细量测混凝土顶面高度,确保混凝土顶面高程比设计高程高出0.5m以上,拔除护筒导管,完成灌注作业。结束语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为因素、外界环境、施工技术、地质因素等等,而且桩形成后的检测也非常重要,可以发现不良的桩要及时采取措施。所以,想要提高桩的质量,需要施工、养护、管理各个部门提高质量意识,相互协调配合、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