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回顾性研究的设计与论文写作(第2页)
本文共计44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论文撰写
把一个临床回顾性研究用科学的文字表达出来,以论文的形式通过学术期刊的平台传递给需要的读者,是临床研究与写作技巧的升华过程。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加以阐述。
(一)文题
文题是论文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论文的主题。一般应在研究设计的阶段初步提出,而在科研论文完成以后经过再次反复推敲而确定。好的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文章的内容全面、确切、具体而又简明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迅速获得明确的概念,并能为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穆晶等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骨关节结核石蜡包埋标本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题目内容依次交代了技术方法、标本类型、研究目的,简单明了,使读者一目了然。
在表意明确的前提下,文题应力求精炼,避免繁琐与臃肿,便于读者理解和记忆。文题应与内容密切相连,切忌为引读者注意而采取口号式、鼓动式的标题,或一味标新立异,华而不实。副标题作为主标题的补充,在主标题语意未尽而需要进一步引申说明时或有时为了加强效果才可添加。副标题应较主标题具体实在,但亦需简明扼要。通常论文的文题就能够反映该文大意,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列出副标题的。
(二)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式的概括,应包含论文的关键数据与结论等主要内容,能使读者获得论文的基本信息。摘要应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总字数在300~800字之内,具体依各杂志稿约而定,同时要能够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忌繁琐、拖沓。《中国防痨杂志》论著类文章摘要的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特别强调“方法段”与“结果段”要有研究论文的主要数据;短篇论著采用非结构式的指示性摘要。目前,医学论文一般都需要中英文摘要,两者应前后一致,前后一致不是指逐句翻译,而是中英文意思上的对应,切忌生搬硬套,中国式英语的写作方法。
(三)引言
引言是对论文研究背景的介绍,应包括论文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包括国内及国际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的不足或目前研究还未回答的问题,解决这一不足或回答这一问题的价值,以及研究将要回答什么问题。引言内容需要循序渐进,巧妙地引出研究主题。引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读者“为何要进行该项研究”,不应让读者产生困惑,要给出研究的设计而不是结论,不要涉及本研究中的数据。例如,李有霞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肺动脉栓塞的危险因素分析》的文章中,引言部分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动脉栓塞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以及目前临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正文。
(四)资料和方法
此部分应告诉读者所选择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是否设有对照,研究对象的入组情况等。同时,还要交代研究是否通过了伦理委员会审查及研究对象是否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应详细描述研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的厂家、型号、用量、用法及操作规程,保证研究过程可以被其他研究者重复。另外,还需交代研究的观察内容或研究的干扰措施,统计分析过程。资料和方法部分可以使读者明确本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是科研思想的体现。例如,赵明伟等在《单侧腰椎—髂骨椎弓根钉棒系统在骶髂关节结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资料和方法部分的介绍即显得层次清晰、数据准确,使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研究过程。
(五)统计学分析
应根据预期结果及其相关资料,采用正确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医学研究资料的分析类型较多,有定量的,也有定性的;有配对的,也有非配对的;有需要两组比较的,也有需要多组比较的;有需要做单因素分析的,也有需要做多因素分析的,等等。根据不同的研究资料类型应采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计量资料的分析可选用t检验、U检验、方差分析等;计数资料的分析可选用χ2检验等;单因素分析可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多因素相关分析可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例如,马皎洁等在《口服营养补充在围手术期脊柱结核患者中的疗效观察》一文中对方差齐且正态分布的数据,即选用了t检验;对方差不齐且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使用了非参数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则根据理论频数的不同分别选择了χ2检验、校正的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循证护理模式在喉癌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论文
护理论文的书写要求
综合护理干预对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论文
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护理过程
手术室护理对切口感染率的影响探讨论文
院内感染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意义论文
人性化护理融入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的论文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
医学SCI论文发表的准备工作
如何发表省级医学论文
SCI期刊论文发表步骤
如何让一篇论文成为可发表的期刊文章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论文发表
园林职称论文发表
广东省佛山市2016年卫生高级职称论文发表要求
教师发表职称论文的基本要求
护理职称论文发表写作要求及技巧
职称论文发表格式要求
职称论文发表写作要求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