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广播录音新闻设备应用与后期制作方法(第2页)

本文共计538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此外 ,在对人物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录音环境的不同 ,采访话筒的使用方法不同。比如在室内进行采访的时候 ,可以在录制的过程中拉近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然后利用人声的采集表达出更为真实的情感。而在室外采访的时候则需要相应的防风设备作为辅助 ,这样才能尽可能将外界的杂音消除 ,避免外界干扰 ,为采访以及录音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与保障。

  2.3 音频处理软件的应用

  传统的采访机器中 ,其储存格式主要是 mp2、mp3,而录音软件编辑过程当中 ,常见的格式则是 wav,所以许多时候需要的格式并不相同 ,不同的'内容财通的压缩率也有所差异。简单来看 ,以语言类节目为主的新闻节目 ,常见的格式为 mp3,而压缩之后的文件大小则是之前原文件的十分之一左右。

  一般来看 ,常见的音频处理软件中 ,使用 coolpor2.1,Samplitude8.0 做后期合成。其不仅自身具有常用的均衡、混响以及多轨编辑作用 ,同时还可以对音频进行拖拽、拷贝、删除、粘贴以及合并 ,甚至可以对音频加以淡入淡出这类特效。即便出现了错误操作 ,也可以通过撤销来进行重做 ,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更加满足当前广播录音新闻的制作要求。

  3 广播录音新闻后期制作过程中常见的技巧分析

  3.1 注重音频参数的把握

  在广播录音新闻后期制作的过程当中 ,需要对一些相关的音频参数进行把握 ,比如常见的音频参数有采样率、信噪比、平衡以及音频电平等 ,这些参与往往直接决定了优秀的录音新闻作品的成败。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 ,所以许多时候参数的确认与把握和音频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比如使用背景音乐的时候,语言的响度应该是音乐的两倍 ,这样才能确保人声不被音乐声所覆盖 ,这时其在电平上的反映为 6dB 左右。而在现场进行混播采访的时候 ,记者如果在一旁做旁白演讲 ,那么其嘈杂的背景会对人声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就应该意识到背景声音越嘈杂 ,越需要对语言电平进行提升。这样才能确保主要信息都可以录制清楚 ,确保新闻本身所应该体现的事实的清晰叙述。此外如果还有声道问题时 ,还应该注重左右声道相位。

  因为一些采访机音频格式选择的是传统的单声道 ,这就会使得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 ,无法将两个声道复制。如果进行简单复制 ,那么很容易出现左右声道相位反相的现象。而这在播出之后最直接地影响就是音量从音轨显示以及波形上分析,看不出问题。可是在实际播出之后,要么声音音量非常低 ,要么出现混音现象。

  3.2 注重音频剪切技巧选择

  在音频剪切方面 ,也有相应的技巧需要掌握。相比较之前传统的先行剪切方式而言 ,工作站音频处理软件的剪切更加具有实用性。这样的剪切更加随意 ,类似于传统的稿件编辑。只需要利用电脑屏幕 ,就可以将所有的音频素材简化与分解成图形。所以这样的音频编辑看起来更加形象化 ,处理起来也会更加便捷。通过直观分析与看待音频编辑 ,可以将这些素材在视频素材框内部进行拖拽 ,或者画线、拷贝、粘贴等基础性操作。还可以针对实际情况融入特效,比如淡入淡出这类叠化效果,在音频中的应用则是可以将声音打造出忽强忽弱、若隐若现的效果。这样的形式更加便捷和容易 ,即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和问题 ,也可以通过使用 undo(撤销键)对其进行恢复 ,然后重新进行制作即可。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因为误操作而导致的不可修复错误。所以在实际剪切的过程当中 ,剪辑者还应该学会选择剪辑点 ,尤其应该注意语气的衔接或者内容的关联。避免在换气的时刻进行剪切 ,还应该注意声音的大小对比不能太过唐突。如果将音量很高的声音片段和音量很低的片段结合起来 ,将会给受众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同时也无法体现广播录音新闻本应该具有的真实性。音频剪切应该有相应的停顿和留白 ,也应该给观众喘息与思考的机会。既不可以过分追求速度 ,从而断章取义 ,曲解原素材意义 ,也不可以喋喋不休反复啰嗦。只有合理有序地对素材进行剪切整理 ,才能确保广播录音新闻的价值发挥出来。

  3.3 掌握内容补录技术

  在新闻音频录制的过程当中 ,不可能确保每一次都完美没有失误 ,所以音频录制出现内容缺失这类现象非常普遍。故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通过正确的补录技术对其进行补录。首先针对同期声录音采访而言 ,随时出现错误 ,随时进行补录是一种比较好的补录方式 ,也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要求与特点的理想补录方式。但是在这种随时出现错误 ,随时进行补录方法的选择上还应该充分考虑录制现场的实际情况与特点。避免因为录制环境出现变化 ,从而导致周围的音色、音量、环境音以及人物情绪发生太大的波动 ,从而引起听众的怀疑 ,很明显产生穿帮的现象。除了这种随时出现错误随时补录的方法之外 ,实际上通过完整录制之后 ,对所有出现的错误进行统一整理 ,然后一次性在录音室内部进行补录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得补录更加具有连贯性 ,从而在实际音频剪切的过程当中 ,避免听众听出剪切的痕迹 ,营造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 ,进而提升我国广播录音新闻的整体制作水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