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结构素描教学(第2页)

本文共计27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一点上的圆周关系

  画一平面的圆周可以不用教,就像当年的达芬奇画蛋,只要锲而不舍的天天练习,就能孰能生巧画得自如。而画表现空间关系的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除需要建立方中求圆的观念之上外,还需懂得透视,具备各种关于圆的透视画法,掌握曲线透视的规律。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只会画位于视中线上的圆透视,而成角、倾斜的圆透视则无法正确地表现。这一问题出在学生对透视学习的欠缺,以及对造型原理的缺失。

  三、物象的构造

  研究物象的内部构造关系是结构素描的重点,它涉及到力学、运动学等原理,对于表现物体,掌握物体的运动变化规律至关重要。

  在结构素描中,认识物体间的组接关系,才能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认识物体的物理性质,才能深刻、有效地表现对象。就像对人的表现,研究了骨骼的组接关系,才能知道其运动规律;研究了骨骼肌肉的物理性质和几何关系,才能由里及外的画本质,画得扎实,画得准确。

  四、切实的比例和透视规律

  物体的比例在长宽高的二维关系中,相对比较容易掌握,但对三维的深度比例却难以准确的表现。绘画可以用调子、虚实等多种手段来表现其深度,而结构素描相对表现的办法比较单一,用透视校准深度比例成为唯一。因此,对物体的比例和空间表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学理之上,学习透视学显得尤为重要。在结构素描中,掌握必备的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为基础,以曲线透视为难点。

  五、表现方法

  结构素描是用线来表现,线赋予了形体结构的比例、透视、构造和空间关系表现意义。它通过长短、粗细、强弱的变化再现形体结构。对线条的表现,首先是要多练,但更重要的是由理入道,借鉴画家赋予情感表现的线条,又具备设计师理性精致的线条,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中去表现出满意的作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师傅带徒弟的个体行为,主要以单纯的教技术为目的来实现对人的培养。现代美术教学是“由理入道”,是在学校教育的整体构架下遵循教学的共同行为,当然也包含教师教学的自由度。关于艺术教育是教技术,还是教艺术这一伪命题,长期困扰着人们时,可以肯定的是在二者都不能缺失的前提下,孰轻孰重已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由理入道”,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寻求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结构素描赋予了造型的普遍意义,没有结构形体就会倒塌。

  参考文献

  [1] 林家阳.设计素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王凡,曾俊.设计基础[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袁献民.结构素描[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