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15篇(第22页)
本文共计405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企业中形成的良好整体精神风貌,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对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团结、激励、鼓舞员工积极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构建团结奋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是推进和谐企业建设的有力保障。严格的管理是企业高速运转的内在需要,保证人、事、物到位,保证竞争能力增强。以严格文化来影响整个企业,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为推进和谐
企业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必须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各种关系,努力营造团结、协调、有序的氛围。而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力军,是企业前进的主要推动者,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员工与员工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企业各种关系的处理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调动员工积极性,要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经营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要仅仅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雇员,而应该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资源,要尊重他们、善待他们,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调动员工积极性,还要处理好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要在员工之间营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努力保持员工利益关系的平衡与稳定,以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企业就像一台运转的大机器,只有每个零件在控制范围之内正常的运动,企业才能生产出竞争力。而要众多的零件都能按照总体要求运行,惟有规范的企业制度才可实现。
[1]成树军.浅论企业管理文化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xx,(24):227-228.
[2]闫勃.推进“五精”管理文化创建新型高效能化企业[J].现代企业,20xx,(1):43-45.
关于企业管理的论文15
【摘要】
计划管理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功能,在油田建设和管理前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以投资带动产能建设和提高产量的做法也促进了计划系统的队伍建设,以极快的速度带动了队伍的发展,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得到了油田各系统的认同。但随着油田经营管理政策的调整,对二级单位实施经营承包政策,各单位的自主经营权利相应扩大,计划管理的范围逐渐缩小,宏观调控职能逐渐削弱,指令性计划减少,指导性计划增加,企业经营管理转向以财务核算为核心的同时,恰恰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了从上到下的“以包代管”的现象,大家在承包指标上做文章,在管理名词上下功夫,使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手段缺乏而混乱,许多不规范的企业行为由此而生。
【关键词】
计划 职能 管理
一、计划管理调控指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在优化配置企业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1)计划系统人员素质较高,能担当起企业资源配置运作的重任。在传统计划管理模式下,油田及局内企业资源配置由计划部门全面掌握,相应比较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如设备、基建、安全、技术、节能、环保和劳资等管理环节。因此,计划系统队伍经过多年建设与实践,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能力较强,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比较了解。在当前形势下,充发挥计划系统人员综合优势,对企业资金投入等资源配置实施计划管理,确实担当起企业资源配置的重任。
(2)计划管理是企业预算与执行部门的结合点。企业财务年度预算,其实也是一种生产经营工作目标或计划,但当前的财务预算比较倾向于事前预算,从企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以往的历史数据出发来核定年度费用指标,缺乏适时的事中监控。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战,年底再算,无法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资源配置以及企业投入资金的有效运作,特别是合同签定后开始履行及决算手续办理完成前的资金运作阶段。而计划管理部门作为预算执行部门,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开工、完工结算和后评估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资金运作,是企业预算与执行部门的有机结合点。
(3)信息渠道畅通,综合性能强的优势可以弥补财务核算方式的僵化。在局计划处的大力倡导下,局统计系统的职能得以及时转变,加上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信息渠道比较畅通,统计人员全面参与各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时准确地反映着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数据,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而当前财务核算模式仍然比较滞后,其财务报表内容仅仅能满足上级业务部门需要,无法反映资金流动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