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420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作为农村小学,要在短期内使全校英语教师的素质都达到较高的层次是不现实的。因而培养一部分基本功扎实、敢于尝试的骨干教师对于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索质是十分必要的。骨干教师的培养要尽可能地选送潜能大、经验多的优秀教师到省、地各类英语实验学校、外语培训基地、骨干教师科研基地学习深造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

  (4)引入竞争机制,逐步轮换,优化教师队伍

  通过建立和完善奖惩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聘用制管理办法等来提高现有英语教师的水平。在逐渐规范教师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基础上,各地应制定优惠政策,用政策鼓励英语专科毕业生到县、镇 (乡 )、村小任教。把不称职的教师淘汰出局,调整或辞退不能履行小学英语教师职责的人员,形成人员良性循环的流动机制。

  (5)开展城市小学英语教师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跨校结对活动

  现在,我国很多地方推行了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通过城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带动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提高0做好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间的传、帮、带工作,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5.制定恰 当的评价标 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教学改进的功能。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基础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今后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6.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英语教师不但要有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语言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演、唱、跳、画的基本技巧,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有利于儿童习得语言的学习情境。作为一个英语教师也不能只满足于固有的知识库存,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认真解读《课标》,落实《课标》任务。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的特点,采用听、说、读、写、唱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对英语有基本的感性认识,勇于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思想。小学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朝彦.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20xx(3).

  [2]杨雪萍.小学英语教学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7).

  [3]李瑞青.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重要原则教育实践与研究,20xx(11).

  [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5]许林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发展.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xx(3).

  [6]吕吉尔.山区农村小学英语师资现况调查报告.中小学英语,20xx(2).

  [7]程晓堂.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衔接题中小学外语教学,1998(7).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9

  [摘要]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比较丰富的实践课程,在教育行业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面临的突出问题,英语教师要适当的转变教学观念,将德育教育与英语知识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英语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影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教学;探索

  英语课时一门思想性相对较强的语言知识课程,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时候也流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能是一种盲目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的话,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而我国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将德育教育融入各个教学内容中,是每一位教师的本职职责。教书与育人二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教师的失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而且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汲取情感精华,进而接受品德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