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精选7篇)(第7页)
本文共计151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通过想象,拓展意境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情感的升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美术基础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比较匮乏,对一些事物的本质还不能很好地把握,鉴赏能力比较表面化,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欣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大胆的想象,让学生结合作品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作品的气息,体会美术作品的意境。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真实情感,引导学生借助有关的情境、事物发展的特点去推导、探讨作品所表现的实际意义,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实际创造更美好的艺术作品。
(5)通过推敲、研究,欣赏作品的艺术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推敲,用心欣赏作品中的艺术内涵,促使绘画功底的有效提高,让艺术的美熏陶、感染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自己推敲画面而理解美的内涵,关注画风的意境美,能掌握作品的精妙构思和想象,体验其形象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有助于学生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态、淋漓尽致的人物性格,将自己的思想、品质等情感融入到画面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对于学生在作品中的情感渗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审美观、鉴赏能力的提高,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让教学内容的情境再现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参考文献:
[1]丁海青.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22).
[2]戴良芬.探究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J].艺术教育,2015(11).
浅谈美术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6
新课标下的美术教学
在我国新课标中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对当地的民间艺术以及民族特色和文物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并开展美术教育。因此在现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应该增加民间工艺美术课。江西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我国著名的陶瓷之乡———景德镇就位于江西省。江西有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例如:和合舞、采茶戏、江西傩舞、傩戏、瓷板画以及陶瓷艺术等。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舞蹈以及工艺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课堂,也有利于江西的民间美术教材的开发,突出了江西的地方特色。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体验浓厚的风土文化情怀的方式,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极大改革。
走出课堂,走进传统
江西民间艺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民俗活动。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立足于实际的生活,对艺术有更加立体形象的认识。同时,立足于现实生活也是民间艺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例如,在教学中,石城县某小学在进行美术教学中就在每年举办灯彩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去参加。石城灯彩在灯具的制作技艺以及灯歌灯调的选配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灯彩节上富有特色的灯具和具有传统民族风情的舞蹈,表现的是客家人的积极向上的民族风情。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灯彩节,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简单的灯具,有意识的让学生走进社区去和那些艺术家进行交流,参加简单的节目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本土艺术的魅力以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热爱。回到美术课堂中后,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在灯彩节上看到的、感受到的风俗文化和民族风情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通过手中的画笔把自己能够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把自己最喜爱的彩灯,亲手制作出来进行展示,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认识。该小学借助当地传统的民间艺术特色,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传统,让学生自己实地感受本土的民族文化风情,并通过和艺术家的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交流能力和对艺术的深层的认识,让学生根据自己亲眼见到的艺术场景进行手绘,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自己亲手制作艺术品,锻炼学生对美术的立体感受和动手能力,并对本地的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的宣扬,让下一代对本土文化进行继承。
设计特殊教学情景,演绎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