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特点分析(第2页)
52 次下载 2 页 3187 字【 字体:大 中 小 】
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这是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一首奏鸣曲。评论家们把该曲比作“火山爆发‘,或者是”火山般的奏鸣曲“,总之,离不开火一样的热情。贝多芬在创作《热情》这首奏鸣曲时,他对内容的解释是:”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暴风雨表现了人们的意志和智慧,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充满了他对命运抗争的进取精神,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他自己的格言是,”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在他的作品中无不是体现了这一点。
由此我们看到,要弹奏好贝多芬的钢琴作品,需深刻理解贝多芬的思想精髓内容,他人生遭遇的巨大不幸,在他作品中转化成巨大的激情,流淌在钢琴的旋律之中,这就是贝多芬的不同之处,这是其他作曲家和演奏家所没有的。第二点就是需要知道,贝多芬的奏鸣曲不同于巴赫,海顿,莫扎特以及克莱门蒂,虽然贝多芬早期的作品,曾受过他们作品风格的影响,但是,很快他作品独特的个性风格凸显,交响化的音乐特征,朝气蓬勃、倔强自信、充满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的音乐思想,这就是贝多芬钢琴作品独到的内涵和特色。掌握好以上几点要素,弹奏好贝多芬的钢琴作品也就不难了。
拓展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 Ludwig van Beethoven ,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 ),世界著名作曲家兼演奏家。1770年12月17日出生于德国波恩 Bonn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音乐家。贝多芬被称为“乐圣”,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如:《命运》
贝多芬从小就具有十分敏锐的乐感,他的父亲发现这一点后,决心把他培养成另一个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好以此作为他的摇钱树。但贝多芬不具备莫扎特那样的演奏天赋,他是在父亲的棍棒下学会音乐的。当时年仅五岁的贝多芬经常被父亲锁在屋里,从早到晚地弹奏钢琴和拉小提琴。小贝多芬经常强忍着痛苦和委屈在钢琴上一遍遍地练习,如果不是贝多芬具有非凡的音乐天赋的话,他就可能就会永远厌恶音乐了。
贝多芬的音乐成长道路异常艰苦,但他凭借自己的刻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五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就公开举行演奏会,十岁开始作曲。他的第一位老师聂费对他的帮助极大,聂费拓展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并教会了他许多音乐技能,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厚基础。
1792年,贝多芬来到了“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了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与创作技能,他先后拜海顿、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利埃里等名师学习,他努力学习他们的音乐创作技艺与经验,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各种文学和哲学书籍,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度修养的艺术家。
1827年3月26日,这位伟大的、不屈不挠的音乐巨人终因贫病交加而与世长辞。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