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中国古代魏晋士人的风度与生态美学(第3页)

本文共计40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世说新语·任诞》)“一往有深情”,魏晋士子文人的多情 ,实际上不仅仅止于具体情感的抒发,而是以一颗饱满的情感之心去面对生活,去体会人世间的百味。 也正是因为生命被描绘上情感的色彩,被玄学思想所浸染的生活才能与美学接轨,才有了登高舒啸,才有了采菊东篱,才有了临清流赋诗,才有了闲钓碧溪之上,才有了各种各样顺心恬淡的艺术人生。

  魏晋风度虽与我们遥隔着历史的鸿沟,但其自觉的精神人格,其觉醒的生命意识,其溢满了情感的审美化生存方式都给当代出现严重精神生态危机的人们以启示。柏拉图将美定义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这说明美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的具体事物, 天地万物唯精神之光长存,精神内蕴是支撑起一切形式的美的脊梁柱。朱光潜曾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佳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追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种对于审美化的人生追求实质上正是对于精神人性之淳美的一种向往,若能还精神生态的空间以一片澄净的天空,则必然亦能推动自然生态向着和谐与美好的方向发展,生态审美的路也将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 王 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 海:上 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 张 海明 .玄妙之境 [M]. 长 春 :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 张法.中国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