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论文(15篇)(第22页)
233 次下载 23 页 3904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四、分清不同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现在高中常见的考试有高考、高考模拟考试、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模块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不同的考试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性质。
1.高考和高考模拟考试
高考属选拔性考试。其命题源于课本又高出课本,既重视基础又突出能力考核,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各层次都有区分度。可用于重点本科、普通本科和专科学校的分层录取,兼有教学导向功能。
统计资料的研究表明(图2),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控制在0.55~0.60,试卷标准差很大,考生分数分布比较分散,试卷区分度很大。试卷中各种难度的档次一般这样界定:难度在0.7以上的为容易题,0.4~0.7为中档题,0.4以下为难题。试卷中易、中、难三种试题的比例为3∶5∶2时比较合适。各题型中,易、中、难题目的比例分别为:选择题3∶2∶1,填空题2∶2∶1,而应用题一般不安排易题,中档题和难题的比例为3:2。
2.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
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是水平考试,考生成绩分布波形呈典型负偏态(图3),命题侧重双基考查,在低分段有明显区分度,突出低分段的评价功能,以便甄别学业合格或不合格,同时,有教学质量反馈功能和教学导向功能。
浙江省高中生物会考对考试内容掌握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试题的难度一般控制在0.4~0.95之间,整卷的难度控制在0.8左右,及格率在95%左右。试题难度分布掌控为:容易题(难度为0.9左右)约占70%,稍难题(难度为0.65左右)约占20%、较难题(难度为0.45左右)约占10%。
五、用“测验设计框架”指导基于课程标准的命题
为评价试卷的内容选择、各知识块之间的比例安排以及难易控制是否得当、是否基于课标,可用“测试设计框架”指导和打磨试卷。
1.生物学科测验设计框架(表1)
2.测验设计框架的特点和优势
特点一:可以从测试内容上全面体现基于标准命题的要求。这是因为测验设计框架所包含的内容(如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题型与题量、难度等)能与课程标准(如对知识的认知要求、课时分配等)达成较好的匹配。
特点二:结构上显示基于标准命题的一般程序。命题先确定明确测试的目的,进而明确试卷的总体难度;确定考察内容与考察目标;明确测试题目的难度,并选择合适的方法或题型;考察每道题目隐藏的价值取向;最后再确定测试时间和制定各个题目的评分细则。
测验设计框架的最大优势是规范了教师基于标准的命题。测验设计框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也体现出命题的一般程序,从而为教师基于标准命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命题的随意性与盲目性。
高中生物论文15
一、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化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应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但在实际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较呆板、单调,不仅影响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还降低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讲生物呼吸作用中的有氧呼吸时,可以形象地将有氧呼吸比喻成人类的呼吸,通过对人类呼吸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生物有氧呼吸的理解,借助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实践教学中强化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生物教学对实践教学给予了更高的重视。高中生物教学要在实践教学中开展启发式教学工作,才能将启发式教学法合理、有效地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在高中生物实践教学中进行生物知识的启发式教学,除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外,还能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较好地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进行高中生物实践教学时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生物知识的探索和学习[2]。比如,教师讲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两组天竺葵植株,一株正常浇清水,一株浇浓盐水,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在观察两组天竺葵植物生长的异同中,启发学生对“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