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第14页)

本文共计458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的服务性

  广播电视大学以自身的网络平台、办学经验、系统优势等为学生提供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服务。它为我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它也为广大的公民提供了公正公平的教育机会,为全民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必须遵循它的历史使命———为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服务。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弊端

  (一)认识上的缺陷———本质和内涵的把握不到位

  电大是开放的,主要服务于成人,要全面重视对学生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组织起来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就是搞好了校园文化。这就是对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不明确的一种表现。在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引导规范的作用下,学生的学习就会被激励,这就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的作用。相反,如果学校对校园文化不够重视,不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积极性,也不能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作风也不积极,缺乏敬业精神,因此教学效果就不理想。更严重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这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学校办学的声誉[4]。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单一

  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基本都是校园活动。比如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对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的增进都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它并不是全面的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其实要将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载体进行明确才能解决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狭义认识。电大的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三种。而且,有的组织活动就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的效果。因此,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对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进行强调。比如校园的景观、学校的标识、校园相关的文化制度的制定等。

  (三)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学校的领导方面看,他们在广播电视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不够重视。首先他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地位设置在附属地位上,没有具体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也表现得不够积极。比如:在一些重要的校园文化活动上,很多情况下,学校领导的缺席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对这个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他们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没有热情。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最后,在学生方面,由于学生的各种原因,他们一般都只在乎最终的成绩,在各种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面前,他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比较冷淡。因此,综合以上三种主体对于电大校园文化的态度,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消极的作用。

  (四)特色不突出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对于校园文化的重视不够,他们就一味地照搬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模式及内容,忽视自身的特点。比如:他们仿效普通高校开设现代感很强的校园活动,而没有考虑自身的基础设施、生源情况、教学手段等基础情况来开展符合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与自身的实际格格不入。造成了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不突出的情形。

  三、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策略

  (一)加强广播电视大学的组织领导,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要建设新时期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必须要求教学的所有主体思想意识得到革新。首先,要重视对校园文化理论进行,其次是充分认识对校园文化的作用进行,重新来审视和反省,进而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领导应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一件无上光荣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政绩观。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小组,制定建设目标,并细化目标,制定合适的内容,将任务落实到人头。同时,也要在财力上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支持[5]。作为电大的师生也应该对校园文化加大重视力度。要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一己之力。不仅要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还要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文化建设才有活力和动力。因此,要对校园文化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提升,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一起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力量,促进其良性发展。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