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新媒体环境下假新闻传播研究论文(第5页)

37 次下载 7 页 1174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同质化比较严重

  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播放的是大众百姓的生活,在相同的一个区域和范围内,很多家电视媒体都会有自己频道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某一地区发生了一起相对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的时候,各个新闻节目报道出现重复是难以避免的情况,但是很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相关媒体工作人员为了达到新闻的时效性,对发生的新闻事件根本没有进行深入的采集与角度的转换,只是一味对新闻盲目地进行搬用,更有甚者可能在新闻报道里面还会出现抄袭的现象,这使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出现了很严重的同质化现象。

  (二)新闻节目低俗化泛滥

  在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中,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博取大家的眼球,就会不惜把自己新闻节目的品质降低,运用很多自己独特的方法或者标题来吸引观众的视线,出现文题不一的现象很常见,这种现象被大家讽刺为“标题党”,只会用醒目特别的标题吸引观众,可是却没有品质的内容。长此以往,观众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这会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更好地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现在有一些媒体单位更是热衷于暴力、色情和血腥等低俗至极的新闻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污染了整个媒体环境,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媒体的质量。

  (三)缺少互动性

  News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业界探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和其他的电视节目是一样的,如果缺少与观众的互动性,将直接影响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和发展。现在很多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都是采用一味的单方向的对观众灌输的传播方法,观众只能是一直的接受,而不能对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并且没有相应的反馈和指导意见的渠道,所以导致媒体的编辑工作人员不能够对节目形式与内容更好地进行调整和完善。久而久之这样的情况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使得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大打折扣,受到很大影响。

  (四)新闻节目缺少时效性,更新速度慢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很多是在搜到新闻信息后,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对新闻信息进行大量的加工与后期的制作工作,这样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比较差。所谓的新闻贵在新上,时效性是一个新闻节目的根本所在,电视新闻媒体一般都是有固定的时间段播放,这样就限制了很多新发生的事件和消息能够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观众,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观众对信息的收取速度,从而导致新闻的播放出现滞后,观众对其也失去了兴趣和关注度。现在电视媒体都是使用采访、制作和审查以及最后播放的方式,这与新媒体只要几分钟的时间相比,传播速度相差甚远。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传播的策略

  (一)增强民生新闻的文化内涵建立

  新闻节目一定要具有文化内涵才可以确保节目的活力,肤浅低俗的没有文化内涵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根本不能被观众和社会所接受与关注。电视新闻媒体在播放新闻时,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贯彻到新闻节目中,进而逐渐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文化内涵。电视民生新闻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充分设想到每个方面的因素,相关制作和编辑人员应该主动从各种角度积极探究新闻信息中所有的文化内涵,让新闻事件中的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地发挥。

  (二)增强新闻传播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建设

  现在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受到市场很大的挑战,确保经济效益是现在重要的一个目标,但是电视媒体不能只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丢弃了人文精神的建设,应该培养正常的舆论方向,建立积极的理念,真正做到发挥新闻传播的正确引导方向,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的传播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起来,传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取得信息,但是这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获取的信息不能确定其真实性,很多新闻信息因为经过了制作和剪辑使得观众不能够充分了解事件的真相,也缺少人文精神。所以电视传媒应该更加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人文精神,更加积极地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

  (三)建立和观众互动的平台,及时取得观众对节目的意见反馈

  电视民生新闻的播放方式,很大程度限制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不能及时掌握观众对于新闻内容的建议与评价。建立和观众互动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观众对新闻节目的需求,完善节目的播放形式。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根据观众的需求,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舆论方式,通过互动平台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与获取他们的意见,创新民生新闻的传播观念,更好地实现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互动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网络留言进行讨论的形式、短信互动平台或者是现场连线等方法和观众进行更好的互动,更快地获得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意见和看法,从而逐步完善新闻节目内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