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直线风格的特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论文(通用6篇)(第7页)
本文共计144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色彩借鉴
民间美术作品对色彩应用十分讲究,从一开始的单色应用发展到后来的五色崇拜,再衍生出其他色彩,使民间美术作品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可以对现代平面设计起到很大的启发作用。比如我国有一款名为《端午节》的传统主题海报,设计者以蓝色为主色调,主图形使用的黄色,其他的配色选择的是绿紫白兰,设计者还将这些色彩予以合理的搭配,使得整个作品不仅有鲜艳的视觉效果,也传达出传统文化内涵,使人们嗅到浓郁的端午气息。总之,中国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值得现代平面设计师大力开发,推陈出新,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谈民间美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意义》[J].《美术大观》,2010(7).
[2]贺萍.《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5):96-100.
[3]马丽伟.《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元素》[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2).
[4]雷光,刘义伟.《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内在构成对平面设计的启示和借鉴》[J].《美术大观》,2011(9).
[5]贺萍.《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
新艺术直线风格的特点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论文 篇6
摘要:新时代的到来,给了平面设计在创作手法,形式语言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在这样一个设计多元化的时代,一味的追求西方的设计语言,不追根溯源,就会使平面设计流于形式,忽略信息传达的本质。本文从传统文化的最深处,和当代设计的最前沿两个方向出发研究,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阐述平面设计的内涵,并且提出新的展望和设想。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形式;新媒介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印刷正在面临一次次新挑战,平面设计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对于设计语境和设计场所有着敬畏的心境。思考如何做到将传统文化,内涵应用到我们的作品当中去,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但是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清晰的思考,一个传统文化的最深处,其次是当代设计的最前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深处
作为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应该多看,着眼于世界。要多去追寻本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从中国文化传统里汲取营养,并且融汇贯通,表达在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中。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
作为中国设计师,文化底蕴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在中国设计大师靳埭强的作品中,你始终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其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例如他创作的岁寒三友系列,通过传统文化中典型的“梅兰竹”三大中国人格作为表述对象,在设计手法上极具中国特色。使用了书法笔触,水墨画,传统器物的一个叠加,使得整个作品透着一种浓浓的中国味。靳老师曾经在《靳书说》中写到“中国设计师应该多去尝试,多看现代优秀的设计,但回过头来要进行转化,结合自己本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提炼,概括,表述,所以设计师不能忘本,这点上日本做在了我们的前面”确实在日本设计师田中一光的日本戏剧演出海报作品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日本传统浮世绘的形象,又能看到现代理性传统的设计语言,这种结合手法让读者过目不忘。
(二)中国传统意境美的把握
对于中国味道的把握绝不是把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简单的拼贴,这样会使得设计作品平庸且留于表面。中国的传统美学不同于西方古典美学,其内涵更多是追去一种大气之美,在宗白华的美学研究中,他曾这样写到“中国美学更加注重意境美的表达,讲求虚,讲求藏,讲求留白给人的遐想。”所以在中国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学观,园林里利用借景,移步异景的手法营造的空间美学观,山水画中利用画面的留白,造险和出险制造的美学观。这些美学观也表现在王序,毕雪峰,韩家英等优秀的老一辈的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中。在王序早期的作品里,一语堂的设计中,强调平面画面里中国空间意境的营造。通过抽象感知,将中国传统元素重新解构,以概括的方式表现出来。王序在自己的作品集中写到“中国不讲究物体的实际存在感,讲求抽象感知对于物体精神气质的表达,所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更注重于以虚造境的空灵”在他看来平面设计师对于传统的把握不应该将中国元素生搬硬套,而应更多结合作品自身所带有中国精神气息的表达,这也对中国平面设计师的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