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网络为文学创作带来的新气象及其不利影响(第3页)

本文共计40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自由泛滥,品位不高

  网络文学的作者多是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的“三无”网民,网络的大众性、匿名性、以及对作品把关的弱化使网络成为世俗狂欢的舞台,私人话语敞开,部分作品成为个人情感欲望的宣泄。信手涂鸦、胡编乱造、低级趣味乃至色情暴力等现象更需警惕。类型文学为迎合读者的口味往下走而变得低俗。就是如《贾志刚说春秋》这样的历史演义小说,特别添加一些游戏性的话语甚或有些粗俗的口语。闹闹腾腾插科打诨段子式的文字,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文学和史学品位。张辛欣感叹地说:“人的感觉,人的虚构与幻想,已经到了随意在虚拟空间里发表,并且无限繁殖天下的时代……人人可成作家,并当即发表,贴在读者栏还是正栏,真有什么区别?”

  陈村称这种“人人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利用文学形式抒情言志”的现象为“卡拉OK”式的演唱13。总之,匿名主体的自由写作,让许多人“自由飞翔”,放弃了文学应有的承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