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15篇(第10页)
本文共计227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公允价值的局限性
首先,公允价值具有主观随意性,可靠性难以保证。其次,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有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参考的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的时间价值等等都是不确定的。第三,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经济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的波动,甚至可能误导报表使用者。最后, “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使“公允价值”难达公允。目前,保证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尚存较大难度,可靠性也有待提高。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存在一定难度
有许多会计要素,如资产及负债等,很难找到相关的市场价格来观察,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遇到此类情况,现值计量往往成为估计其公允价值的最好技术。但由于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及货币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在市场环境的预知性方面难以把握
公允价值是通过交易市场来确认的,然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有的会计事项或要素可以得到确认甚或找到相关的市场价格来观察,有的却只能估计。其中尤以长期性的应收应付之类的项目最为突出,故公允价值在把握市场环境的预知性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三)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不够稳定
原来使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并且以实际交易为基础, 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虽然在财务报名中提供的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比性,但因其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因此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四)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可能增加
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时,由于市场环境、风险状况及企业信用的变化,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而且这种反映外部环境等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很有可能并不能提供非常相关的信息。
(五)与企业主体计量方式不一致
企业主体为了更好地决策,对某些会计要素或事项价值的确定,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的,而是通过其未来损益的计量与不确定性的估计,这与公允价值计量并不相符。
五、关于公允价值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 明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范围
公允价值范围的运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小范围的运用可能会使会计信息的可验证性相对提高,但信息的相关性会相应降低;而大范围运用虽然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可能会降低信息的可验证性。虽然新会计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但结合目前国内情况来看,它的实施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希望的目标,甚至有可能会背离人们的预期。因此,公允价值的运用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结合国内市场体系的现状,将准则中所规定的运用范围进一步区分为“必须运用、可以运用、暂缓运用”,并给出具体操作的指引,从而保证在当前条件尚不十分成熟的环境下降低公允价值全面运用可能造成的整体性风险。
(二) 规范公允价值确定的标准
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需要确定的标准包括:
1.确定标准市场
对于已经存在活跃、公开的交易市场的,应由国家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明确其中符合公允价值确定标准的市场,其交易价格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形成国家、行业的统一、标准的公允价值信息平台,保证公允价值的合理;确定标准工具。由国家各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指定研发机构,制定标准的估值模型系统,集中采集有效的市场数据,及时对模型进行修正,同时简化系统使用者所能调控的要素,尽可能降低主观因素对估值的影响。另外,必须明确模型系统的适用范围,以保证在标准范围内使用所获得的估值可以被认定为公允价值。
2.确定标准中介
细分市场要素和行业评价机构,定期由监管部门核准资质并进行公示,对于重大交易必须明确由指定的中介机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评估,尽可能保证估值的公允。
(三) 加强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监管
成熟环境的缺失和学术思想的分歧,造成了新旧准则体系对接中的碰撞,同时影响着公允价值的确认。在这种条件下,公允价值的使用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会计信息公允性、相关性的同时,也为一些投机者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可能。因此,必须对公允价值的使用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对公允价值实施过程中的主观差错予以纠正,对公允价值的恶意操纵者及获益主体予以认定并给予惩罚。为此,监管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术,完善管理政策,以量化模型识别问题并监控风险。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